蕭敬軒身旁的親衛端著一個托盤立在一旁。高臺的兩側立著兩面旗幟,一面寫著范陽軍三個字。另一面則是寫著蕭字的帥旗。
身邊的親衛微微向前一步,蕭敬軒從托盤中拿出一張委任狀,開始宣佈。
步兵第一營,陷陣營,主將雷奔。該營基本上全是刀盾兵。所有計程車兵也是從全軍挑選的,是蕭敬軒手中的先鋒。
將手中的委任狀交給了快步登臺的雷奔,雷奔跪地接過委任狀和兵符印信。拱手退下。
接著,蕭敬軒又開始宣佈。
步兵第二營,烈火營,主將劉修,是蕭敬軒身邊的老人了,在親衛營中歷練多年。該營目前主要是弓箭手。
接著,第三營,烽火營,主將王宣。
第四營,山火營,主將牛蓋。
第五營,薪火營,主將唐萬義。
第六營,天火營,主將齊彪。
第七營,炎火營,主將潘虎。
第八營,離火營,主將屈青山。
待步兵各營的主將宣佈完畢之後,接下來便是騎兵各營。
騎兵第一營。疾風營,主將公孫勝。
第二營,旋風營,主將呼延灼。
第三營,颶風營,主將楊雄。
第四營,流風營,主將皇甫嵩。
第五營,暴風營,主將周通。
本來,蕭敬軒打算讓徐策繼續擔任親衛營的主將的,不過,軍營之中,還需要徐策幫蕭敬軒看著。
於是蕭敬軒便讓徐策擔任錄事參軍。執掌軍中軍法,並從親衛之中調撥了十名親衛,又從軍中挑選了一些成立了軍法隊。
軍法隊歸徐策調動,專門負責軍規軍紀。戰時還可以充當督戰隊。
親衛營暫時則沒有安排主將,則是由四名隊正各自負責。
各營主將全部都是親衛營中的老人,各隊的隊正,什長也是在親衛營中集訓過的。
蕭敬軒相信,假以時日,范陽軍必然能成為一支名震天下的精兵。
至於人數最多的輔兵,蕭敬軒倒也沒有輕視。這支輔兵,蕭敬軒還是有著大用的。
輔兵的主將蕭敬軒安排的是親衛營中心思縝密的關虎負責。
如今,整個平洲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蕭敬軒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軍屯。這也是輔兵的第一重任。
平洲的荒地很多,無主的土地也有不少。蕭敬軒在各縣建立了五座大型的農莊用於屯田。
每個農莊有四百人左右。所有參與軍屯的輔兵,上午一律訓練,下午則開始屯田。
也不光是屯田,養雞,養豬,漁獵都有所涉獵。如今天下,有糧才有兵。有兵才有權。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於是,蕭敬軒年前的事務就比較繁雜了。包括和地方官吏扯皮,修水渠,開荒,買雞苗,豬苗之類的,還有添置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