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雷奔如此說,蕭敬軒有些好奇,經過一番詢問,才知道,原來,這個寨子裡的大部分都是同鄉,為了家人。土匪首領無奈才投降的。
蕭敬軒瞭解過後,對於這些俘虜便有了打算。
蕭敬軒下令,將整個山寨焚燬,同時,派人到昌黎縣,命令昌黎縣縣令即刻來見。
在見過山寨的首領以及其他頭目後,蕭敬軒發現,這些人雖然為匪,卻也沒有太過傷天害理。這是時代的悲哀而已。
蕭敬軒告訴土匪的幾位頭目,老弱婦孺,自己都會有所安排,至於土匪中的青壯,蕭敬軒將這些人全部編入輔兵。
只要剿匪得力,皆免死罪。甚至允許他們戴罪立功。
等到昌黎縣令到了之後,蕭敬軒便將土匪中的三百多老弱婦孺交給了縣令。
看著跪在地上的縣令,蕭敬軒嚴詞告誡,要其一定要妥善安置這些人。
雖然文武有別,可是,區區一個七品縣令,蕭敬軒還是能夠隨意拿捏的。
安排好這些後,蕭敬軒便開始和將士們舉辦慶功宴。
雖然在蕭敬軒看來,這只是這微末之功,但是,面對手下的這群兵油子,也是要安撫一二的。
大帳外的喧囂沒有影響到蕭敬軒,看著手中的名單,蕭敬軒還是有所滿意的。
敢死隊的傷亡不小,四十人的敢死隊,死了十九個,剩餘的多多少少都有些傷勢。
看完手中的名單後,蕭敬軒又看起了繳獲名單。伏牛山的財物還是比較多的,除了繳獲的部分兵器,還有不少的布匹,糧食和金銀。
將其中一小部分用於安置伏牛山的老弱婦孺之外,其餘的,蕭敬軒便可以自行處理了。
凡是敢死隊的,活著的一律賞銀二十兩,死了的一律五十兩。
至於步兵其他幾個營頭的,除了幾個作戰勇猛的,重賞了之外,對於死於督戰隊刀下的一律沒有撫卹。
此戰,步兵戰死了一百十多人,其中死於督戰隊刀下的,就多達三十餘人,這不得不讓蕭敬軒憤怒。
關鍵這三十多人中,什長就有六人,還有一名隊正。
蕭敬軒在安排好撫卹事宜後,便打算將手下的這些步兵進行調整。
首先便是提拔敢死隊活下來的人,一律提拔成什長。並將這些人補入親衛營。
與此同時,從親衛營中挑選了二十多人下放到各部任職。
親衛營本就規格比較高,而且各個在軍功簿上都積攢著軍功。什長便是親衛營中最低的存在。
慶功宴結束後,那麼下一個目標就擺在了面前,不過,第二火土匪可就不好消滅了。
新昌縣盤踞了一夥馬匪,據瞭解,這些馬匪都是燕國那邊逃過來的潰兵。
這些人各個都是騎兵,沒有固定的據點,整隻馬匪隊伍沒有老弱病殘,都是精兵。
這些人倒也算是俠盜,只對地主老財動手,對於平民,那是秋毫不犯。
而且就算是地主老財,只要不是為富不仁,為非作歹的,一般也只取財務,不傷性命。
但是,往往地方豪強對這種俠盜最是厭惡。據說蕭敬軒還沒有到平洲就任時,新昌縣衙和平洲郡城就組織了好幾次圍剿這夥馬匪。
不過由於這夥馬匪的機動能力太強大了,所以幾次都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