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驍衛行進的速度不快,可由於軍情如火,所以大軍每日強行軍六個時辰,日行軍一百里。
大軍先在興洲集合。等各路兵馬到齊後在前往前線。
左右驍衛,作為先頭部隊,行進速度很快,在強行軍一個月後,終於到達了興洲。
大軍直接進入興洲城駐紮,不過其他的部隊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涼州鐵騎和青州鐵騎都在城外駐紮。許州,金州的兵馬亦是如此。
進城之後,左右驍衛便開始休整起來。蕭敬軒所在的第三隊,也分到了兩個出營的名額。
蕭敬軒手中也沒有什麼錢,也不需要買什麼東西,於是秦峰便帶著第二什什長王鐵牛一起出營瀟灑去了。
蕭敬軒在路上抽空將槍法練的不錯,如今在加緊練習一下。
過了三天,左右威衛,右金吾衛以及帥旗到了。
第四天,軍令下達,大軍分三路。
第一路大軍,由左驍衛大將軍張勝統領左右驍衛馳援靈州城。
第二路大軍,由左威衛大將軍林衛平統領左威衛,青州鐵騎,許州軍馳援代州。
第三路大軍。由涼州軍都督蕭炎統帥右威衛,涼州鐵騎,金州軍馳援嚴州。
皇長子及右金吾衛坐鎮興洲城。
左右驍衛在軍令下達的第一天,便開始向著靈州城開拔。
興洲距離靈州不過五百里,大軍行進五日便可到達。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大軍騎兵先行探路。
左右驍衛有騎兵四千,步兵一萬六千餘人,其中右驍衛的右營四千人押運著糧草,充當後軍。
此時已經身在前線,大軍自然不可能強行軍,而是日行八十里,便安營紮寨。
再出發的第六天,左右驍衛順利的來到了靈州城。
此時靈州的情況還好。城中駐紮了超過兩萬大軍,不過其中還有一些從銀川來的潰軍。
張勝剛到靈州,便進駐了城中的太守府,並且接管了城中的兵權。
蠻族之前倒是對靈州進行攻打了幾次,可是都無功而返。如今,蠻族只在靈州城外留下了六千遊騎監視,倒再也沒有發起過進攻。
靈州城的位置偏西北,就算攻陷了靈州城,後面還有原州,慶州等城池。不像代州,嚴州。身後是一馬平川。
不過,相對應的,代州,嚴州,城高牆厚。而且本身駐軍就相當多。
面對現在這種情況,張勝也不好放鬆,首先將左驍衛的左營的四個率分派四方城牆駐守。換下原有的駐軍,讓他們休息。
同時讓右驍衛的中營騎兵維護城中秩序。
蕭敬軒所在的部隊駐防北城。定遠將軍將第二率分為兩班,一哨值三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