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詩仙劍神傳> 第三十七章 龍虎風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七章 龍虎風雲 (1 / 3)

右臂和紅纓沿著山道向龍虎山上清宮走去,一路上山風陣陣,山泉叮咚,鳥語花香,彩蝶飛翔,偶有幾隻小松鼠在松樹間飛躍、滑翔,火兒追著那些蝴蝶玩耍。越往高處走,山坡陡險,谷地幽深,怪石遍佈,森林茂密,俯視之下巍峨壯觀。

“火兒,幾天沒有見你,你這些天都死哪去了啊?”右臂問道。

“主人,我趁你和紅纓姐姐度蜜月這幾天回泰山了,上次不是無意中闖入土豪國了嘛。”火兒撲撲翅膀笑道。

“喔,那你見到泰山府君老人家沒有?他還好嗎?”右臂笑道。

“府君好著呢,他讓我轉告你,七神劍中的赤霄劍已經出世,連城絕即將衝出誅仙山日月神劍的束縛,要你多加小心!”火兒繞著右臂飛了一圈,嚴肅地說道。

“赤霄劍?我知道了。”右臂陷入沉思。

“相公,先不說這些劍了,我們這次直接去上清宮天師府是找道長嗎?”紅纓歇了一會兒,一邊喘氣一邊抬頭看看山頂問道。

“是啊,這個上清宮啊,它也叫“大上清宮”,始建於東漢,為祖天師張道陵修道之所。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五十多代,歷經一千多年。現在的道長應該是天師府的張若循。時間緊迫,為了趕回去參加華山論劍,我們直接找他開門見山、表明來意,問問張道長有沒有詩仙劍神秘籍。”說罷,右臂取下水壺喝了兩口水,將水壺遞給紅纓。

“這天門山果然名不虛傳,挺高的,我們爬這麼高了,遠遠看上去,它彷彿還在雲端。”紅纓指著不遠處雲霧裡最高的一座山峰感嘆。

“是啊,它有1300米高度呢。其實也沒多高,主要是龍虎山霧氣大,那樣的高度就彷彿處在雲端一樣。據說它是火山噴發出來的,呵呵,裡面還有滾燙的岩漿呢,傳說只有火麒麟和火鳳凰在裡面誕生過。”右臂笑道。

“是嗎?這龍虎山可真有意思,怎麼忽然感覺神獸都彙集於此啊,看來這龍虎山還真是一座仙山啊。”紅纓喝了幾口水,心生敬畏道。

“纓兒,這九州之內奇山異水無數,有機會我帶你都逛一遍。走吧,我們快到天師府了,這個天師府,佔地3萬多平方米,建築恢宏,古建築無數。”右臂說著指著前面山脊上隱隱約約的一些道觀屋舍。

“不愧是道教繁衍生息之地,的確氣宇不凡。”紅纓順著右臂手指指過去的方向一看,情不自禁地驚歎不已。

走到上清宮門前,放眼望去一片紅牆青瓦,朱門庭院,真真切切有卷中記載的三十六道院。所有道觀全部雕樑畫棟,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

“相公,這麼多道觀,呵呵,看來你們道教真是有錢啊!”紅纓拍了一下右臂肚子笑道。

“纓兒,那是當然,道教是中國第一大教。明末天啟年間,龍虎山出現了“三派三十六道院”的說法,三派為紫微、靈陽、虛靖。三派爭鳴,百花齊放,學問彙集,大師輩出。他們幾代人祝釐祈禱、修煉以壽,尋仙覓術,演教布化,高道代出,輔佐天師,光大本山,每每官居一品、位極人臣,形成歷史上著名的“南張北孔”兩大世家。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得到歷代王朝無數次的賜銀,進行了無數次的擴建和維修,宮府的建築面積、規模、佈局、數量、規格創道教建築史之最。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餘座,道院36座,道宮數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素有仙靈都會、道家總會、百神授職之所、晝夜長明羽人國等美譽。”右臂一邊瞻仰著這些道觀,一邊拉著紅纓的手娓娓道來。

“了不起,果然是福生無量無尊。呵呵,這“北孔”指的是哪位啊?”紅纓疑惑不解道。

“齊魯大地孔老夫子啊,世人都尊稱他為孔聖人,他的一部儒學一統九州幾千年,歷代帝王篤信之,孔門多出帝師。”右臂笑道。

“這我也知道,看來你們儒道一家親啊,那我們趕快快去天師府找張若循道長吧。”紅纓說著拉著右臂問問路上的道士,徑直走向天師府。

右臂、紅纓來到天師府大門前,看見一對楹聯“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右臂大驚道:“果然是帝師福塚。”

“相公,怎麼了?”紅纓扯了扯右臂的衣服。

“這幅楹聯相傳是明萬曆年間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撰寫的。上聯寫的是張良,漢高祖劉邦時曾建“麒麟閣”乃召開軍機大臣會議的地方,而“神仙客”指的是張良。全聯意為:張良是興漢功臣第一人,而他的後代(張道陵天師是張良位下十世孫)也是顯赫世家。因自元代以來,天師都是世襲二品,成吉思汗更是對長春子丘處機禮遇有加,聽其建議停止殺伐,休養生息。其中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封留國公,贈金印視一品,故稱“宰相家”。”右臂慢慢說道。

“喔,這有什麼不妥嗎?”紅纓依然不解。

“你想過沒?張家一直不斷世襲,那劉漢在歷史上為什麼不能千秋萬代、代代世襲呢?我想答案快出來了。”右臂似有所悟。

右臂向天師府大門外兩名守門的小道士,行禮作輯問道:“道兄,安好,我是武當山弟子右臂,請問貴觀張若循道長在嗎?我們有急事特來拜見,還望即刻通報。”

“道兄,安好,真不巧,我家師傅前些日子應邀去安徽齊雲山降妖伏魔去了,至今未歸。”一個小道長作輯回禮答道。

“不好意思,打擾了。纓兒,我們趕緊再回齊雲山一次。”右臂拉著紅纓準備離開,心想“難道在齊雲山雲巖湖遇見的那位頭戴斗笠、披著草衣、穿著草鞋、御風而行、踏浪而去的垂釣老翁就是張若循。”

“道兄,請留步,二位此行可是為一部天書而來?”小道長突然叫住轉身離開的右臂。

“正是!我就為詩仙劍神秘籍而來,我已有三部秘籍,還差兩部就集齊了。”右臂一天“天書”一詞立馬反應過來。

“那想必就是二位了。兩個月前,師傅出門時叮囑我們,若有一對夫妻過來龍虎山索求天書,就帶他們過去留侯家廟住下,前世今生、一切因緣必然開花結果。”小道士仔細打量著右臂、紅纓笑道。

“留侯家廟?”紅纓望望右臂,望望小道士,疑惑不解道。

“留侯家廟又名天師家廟,是道教創教者張道陵天師的家祠,內供奉道教祖宗張良及道教各代先賢,是道教的祖廟。”右臂解釋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