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后再也沒了靠山,她在宮裡日子又好過幾分。
——
福熙二年二月初,王太后薨,帝大哀,罷朝三日,滿朝悲痛舉國治喪。
太后雖不是皇帝生母,卻有養育之恩。
謝辰瑜當即下旨,按照最高規格為皇太后治喪,尚宮局、司禮監、禮部同時收到聖旨,連戶部和國庫都要雙雙待命,以防銀子不充分。
訊息傳出,天下百姓議論紛紛。
少部分人說太過於奢靡。
大部分還是讚揚,說為皇太后治喪不是天經地義,前朝有個皇帝孝賢之心天下皆知,曾宣稱要以天下之富奉養太后。
而那位太后果然舒舒坦坦活到八十六歲,被傳為天下美談。
「咱們皇上已經很剋制了」
「聽說皇上私底下生活很節儉的,我大舅子三姑姥的八兒子在御膳房當廚子,說皇上用膳一頓只叫十六個菜,要知道咱們先帝爺那頓飯不得一百二十道……」
那人口若懸河,被旁邊人打斷,他很快吐吐舌頭不說了。
總之,在天下人眼裡謝辰瑜儼然已經是孝賢榜樣。
——
宮裡莊嚴肅穆辦著喪禮。
皇太后薨,大喪一個月,停靈九九八十一天方能入葬。
大喪的一個月,皇帝皇后每日跪靈兩個時辰,別的親王太妃皇子公主,凡是能動的,都要跪足四個時辰。
朝臣都算外人,不必披麻戴孝,只入宮上香弔唁即可。
一個月的時間。
皇后跪在帝王身邊,兩人肩並肩腿挨腿,卻沒正眼看過對方一眼,連話都少說。
每天只有幾句。
「皇上萬安」
」免禮平身「
「皇上可用了午膳?」
「皇上可要歇息?」等等這些。
每次謝辰瑜只淡淡應一聲,連回問一句都不曾。
王湘君一顆本就不火熱的心更加淬冷,最後索性問也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