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
謝辰瑜在別院召見蘇州知府,知府掌一州民生政務,農桑水利、漁民制絲、經商耕田樣樣都要管。
如果當地制絲出現問題,他一定逃不掉。
蘇州知府名叫薛祥,三十六歲,弘治十年的兩榜進士,在蘇州從知縣做起,一路升上來成為知府,政績不錯,吏部考核也年年得優。
與腦滿腸肥的貪官形象不同,他身形頎長,不算高但精瘦勻稱,穿著天青色長袍,面容飽滿,面板略黑,濃眉大眼帶著謙遜的笑意。
「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辰瑜大方賜座,笑說第一天來,召見他主要想聽聽蘇州城的風土人情。
薛祥恭謙抱拳,行動間自有一股江南文人雅士的優雅風流。
「啟稟聖上」
「蘇州城民生一向安好,事農的百姓有三成打漁、三成種稻米、四成種桑養蠶」
「事工的百姓多開有繅絲紡織的作坊,其次有染坊,繡坊、成衣等等」
「經商的百姓門路就多,三教九流各式各樣,酒館客棧錢莊布莊,與別處無異,請聖上明察」
地方父母官對當地政務介紹,娓娓道來了如指掌,話語流利。
謝辰瑜不由點頭:「不錯,看來平日用心政務」
「食君之祿分君之憂,在其位謀其政,這是微臣的本分」,薛祥謹慎謙虛。
雖有賜座,卻始終躬身站著,每回答問題必定躬身抱拳,一副為人臣的謙卑模樣。
謝辰瑜是帶著偏見來的,現在卻挑不出任何毛病。
又問了些別的民生問題,薛祥一一對答如流。
臨走,謝辰瑜突然問。
「薛愛卿以為,蘇州織造的絲綢品質如何?」
薛祥一頓,像是沒料到皇上會這麼問。
「啟稟皇上,不是微臣誇口,我蘇州自古擅長養蠶植桑,別處有的品型花色,我蘇州織造必然有,別處沒有的雲錦、浮光錦這些工藝,我蘇州照樣一絕」
「好!」
謝辰瑜連道三聲好。
他拍了拍薛祥的肩膀:「看見愛卿這樣自信,朕就放心了」
薛祥離開後,謝辰瑜收斂笑意,表情更加嚴肅。
趙海戰戰兢兢立在一旁,林夕夢也從隔壁房間走出來,大氣不敢喘。
「明天后天兩天,從繅絲作坊,一直查到成衣鋪,中間所有來源工藝都要摸清楚,朕要看看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