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有志於出將入相,對於大唐朝廷自然是有所觀察,他清楚李恪的短處。
但縱然如此,他依舊被李恪的態度感動。
而且此刻的劉仁軌不是馬周,遇到機遇,一飛沖天,扶搖直上九萬里。
此刻的劉仁軌只是一個咸陽縣丞,只是一個八品的官員,堪稱是芝麻小官。
在這個時候,劉仁軌看不到希望的。
特別是劉仁軌此刻才二十六歲,正是一個男兒熱血沸騰,渴望建功立業之時。
幾乎就在瞬間,劉仁軌心頭就做出了決定。
蜀王李恪雖然地位不高,不是東宮太子,但是如今的皇帝同樣不是太子出身。
未來還很長,誰也不能確定李恪就沒有可能。
而且最讓劉仁軌期待的就是馬周的崛起之路。他清楚,只有身處長安,才能出人頭地。
相比於咸陽縣丞,前往長安無疑更加符合劉仁軌的利益。
一念至此,劉仁軌對著李恪深深一躬:“臣劉仁軌拜見殿下——”
“嗯——”
點了點頭,李恪壓下心頭的狂喜,他清楚這只是劉仁軌想要進入大唐帝國的核心,做出的一種轉變。
甚至於可以說是一種妥協,李恪只是劉仁軌實現目標的一個梯子。
故而,這個時候還不是李恪得意狂歡之時。
好戲才剛剛上演,如今劉仁軌已經動心,李恪就不會讓他白白溜走。
“正則,本王目前不能給你什麼,但是終究有一天,會實現你的理想!”
李恪眼中閃過一抹炙熱:“出將入相,這便是本王對你的承諾。”
“從此刻起,由你接管本王的勳衛,本王希望他們將來會是這個天下一等一的精髓!”
“就算是父皇的百騎,正面相迎也能撕碎!”
......
這一刻,李恪身上的炙熱與渴望感染了劉仁軌。
劉仁軌的虎目之中掠過一抹凝重,對著李恪深深一躬:“末將,必不負殿下所託,將勳衛訓練成這個天下的精髓!”
這一刻劉仁軌是鄭重地,也是極為認真的。
因為他清楚跟隨著李世民,南征北戰的玄甲軍演變的百騎的強悍。
當年渭水之盟,李世民率領的六騎就是百騎的中的佼佼者。那可是面對頡利可汗數十萬精銳大軍面不改色的存在。
劉仁軌敢答應下來,就是清楚百騎強大。對於他而言,只有這樣挑戰性的任務,才能讓他全力以赴。
而且在這一番話中,他看到了李恪的野心,以及那一顆不甘於人下的豪情壯志。
故而,劉仁規接受了蜀王李恪,認為他是一個值得追隨的明主。
他當然清楚李恪上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這終歸是有一線生機。
這個時候的劉仁軌就像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當年諸葛亮不是不清楚,曹魏大勢所趨,江東三世之基。
但是他依舊是選擇了劉備這個坐困新野的爛魚爛蝦,這不僅是因為諸葛亮的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