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決戰時分(中)
……,……
周景駐紮的尼崎城,位於澱川右岸河口的大物浦邊。自六百年前起,這裡就因為港口而繁榮了起來;到了源平之戰時的壽永四年85年),源義經由這裡出航,冒著暴風雨奇襲平氏最後作為本處的讃岐國屋島,將其趕出四國,進而和九州的源範賴一起,於壇之浦滅亡了平氏全族;而就在五十年前,這裡還發生過一場大戰,結果三好元長、細川持隆、赤松晴政(三好長慶之父)擊潰前管領細川高國和浦上村宗的兩萬軍勢,高國本人在尼崎町一家藍染屋的染缸中被抓,旋即由細川晴元下令切腹自盡,另一名大將浦上村宗逃回備前時,也被赤松家的伏兵討殺,從而引發了兩家之間持續幾十年的爭鬥,直至赤松家徹底衰落下去。
按照如今的態勢,這裡很可能又要發生一場決定畿內和天下命運的大戰了,池田恆興的三萬攝津國眾和美濃國眾,就駐在尼崎城以北的有岡城陣地上,兩方本陣相距只有七公里,防線的邊緣已經發生了好幾處摩擦。考慮到兵力只有對方的一半,而且處在對方的統治區域,周景表現得非常剋制,兩次向南收縮自己的防線,將兩方中部的陣地讓給了池田恆興。
然而,等到直虎、景政和筒井順慶率三萬軍勢到達攝津,雙方的兵力對比立刻逆轉過來。直虎當機立斷,趁著對方前陣太過突前的機會發起進攻,很快就收回了中部防線,並且討取對方三百多名足輕。
不知道是擔心兵力的劣勢,還是收到了秀吉的指令,池田恆興很快調整了自己的部署。他把大部分兵力都收縮了回去,然後轉移到有岡城西邊甲山山麓的神呪寺和鷲林寺一帶,只留下五千餘人駐守有岡城。
神呪寺和鷲林寺,也可以叫做神呪寺城和鷲林寺城,正好位於六甲山山脈與大阪平野的交界處,乃是難得的形勝之地。當年三好元長擊敗細川高國的那一戰,作為關鍵援軍的赤松晴政就是駐紮在這裡;等到荒木村重代控制攝津國,這兩處都劃為有岡城的支城,並且擔負著花隈城和有岡城之間的聯接任務,在信長包圍有岡城時,這個結點三番兩次支援有岡城,很是噁心了信長一番。因此,攻克有岡城後,他立即下令拆毀了兩寺周圍的城呰,還燒掉了神呪寺的本堂。
如今的神呪寺,防禦實在算不上堅固,然而池田恆興卻很堅決的將本陣轉移到了寺中,然後佈下兩道防線,在山上大興土木,營造大量的防禦工事。
訊息傳到伏見城,我立刻明白,這應該是在為決戰做準備了,而這個甲山防禦點,很可能就是秀吉預定的本陣駐地。
不得不說,這個防禦點的位置的確非常優良。在這個防禦點的西面和北面,是綿延三十餘公里的六甲山脈,幾乎不用擔心受到威脅;在防禦點的下面,則是一馬平川的大阪平野,一直延伸到河內與大和兩國邊境的生駒山脈,我方要拿下這個防禦點,就只能仰著頭向上進攻,而這樣勢必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接到周景和直虎的通傳,再看看地圖上面的標示,我忍不住皺起了眉頭。然而,這並不能怪周景和直虎,他們兩人畢竟都是第一次在攝津作戰,不可能比秀吉、池田恆興等人更能把握當地的地形;況且,有岡城西面的地方,一直是控制在羽良家手中,對方的選擇和行事自然更加方便。
“金吾和虎御前有沒有什麼對策?”我問作為信使的勝賀野周信。
“正要請大殿斟酌,”勝賀野周信點了點頭,“主公說,可以在甲山山下設定炮位,然後不斷向山上射擊。那麼,為了主將的安全,敵方或許不得不放棄這個預定的本陣陣地……主公說,當年他跟隨大殿進攻紀伊的紅葉山鷺森御坊,就是以大炮逼迫那些和尚撤退的。”
“情勢不一樣啊!”我微微搖了搖頭,“艦炮是沒有辦法打到甲山陣地的。”
周景所說的事情,發生在第一次紀伊征伐之時,那也是信景的初陣。當時我還只有一艘伊勢丸鐵甲船,僅僅只有艦首的一門大炮能夠動用,卻逼得那些怕死的和尚早早交出了山上的御坊。然而,能夠藉助艦炮的威力,是因為紅葉山正好位於和歌川邊,伊勢丸能夠很方便的抵達,但如今的甲山距離海岸足有七八公里,遠在艦炮的有效射程之外。
“關於這個問題,主公已經考慮過了,”勝賀野周信轉述道,“主公說,甲山邊有一條夙川,直接通向瀨戶內海,可以將艦炮從護衛艦上卸下來,利用這條小川運到甲山下面。”
“你說的夙川有多寬?”我又看了看地圖,地圖上沒有任何標示。
“大約是六間左右。”勝賀野周信回答。
六間啊,也就是十一米左右……這麼窄的小河,河床肯定也非常淺,根本不可能行船,難怪地圖上面都沒有作出什麼標示。
不過,如果一次只運送一門艦炮,並且用人力拖曳運輸船的話,雖然非常艱難,倒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尼崎港有現成的港務設施,拆卸護衛艦艦炮時可以很方便的利用起來。
我點了點頭,對周景提出的方案表示認可:“你回去告訴金吾,讓他隱秘的運送十門艦炮過去,我會讓水軍派出建業號予以配合。”
……,……
隨著信景本陣的轉進,秀吉果然也行動了。他收回攻擊備前和美作的軍勢,留下一部分親信駐守播磨,自己率大部主力迅速向攝津國進發。而他這麼一撤,我方細川家的阿波、讃岐兩國國眾,作為秀景本陣的土佐國眾,以及蒲生宣秀的南九州軍勢,也就是預先劃分的第三部分,也立刻從戰事中解脫了出來。考慮到運力有限,而且這部分軍勢已經奮戰多日,我不打算讓他們參與決戰,準備讓他們後退至備中和美作兩國依城休整,同時對山陰的吉川元春形成壓力。否則的話,萬一吉川元春破釜沉舟,放棄被長門眾侵襲的出雲國本領,向東經但馬國與秀吉主力匯合,勢必會對對本方的決戰軍勢造成相當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