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驚世之變(上)
周景的茶道學自直虎,直虎是禪宗臨濟宗妙心寺派的信眾。當初在鎌倉時代,大量日本禪宗僧人前往中國禪宗的中心天目山,除了學習佛學之外,也將泡茶飲茶的習慣傳承了過來,並且逐漸展成具有本國特sè的茶道。因為這個緣故,日本茶道用碗中,唐物天目茶碗一直是為正統和貴重的一類。除此以外,還有唐物青磁、唐物白磁、高麗物井戶、高麗物三島,以及本土出產的和物茶碗等。而除了飲茶之外,欣賞茶碗也是茶道的一個重要步驟。
作為吉良家的長和土佐守護代,周景所用的茶碗自然價值不菲,乃是勘合使團正使、南禪寺南禪院院主西笑承兌所贈的名物。不過,眼下這個時刻,一條內政和源宗覺都沒有多少品茶的心思,不用說欣賞什麼茶碗了。他們飲過茶,泛泛的讚歎了兩句,就向我和周景告辭離開。
看著兩人匆忙離去的背影,周景搖了搖頭:“兩位的心情,實在很不安定啊!”
“以主公如今的行為,豈止朝廷和公家不安,織田家中心懷憂懼的也不乏其人,”我嘆了口氣,“本家的山內一豐,前一陣不是也被勒令前往安土j代?好在他早已退出錢座的實際運營,只負責提供銅料的事,這沒有受到林秀貞那樣的處罰。”
“不過,父親大人說這番話,似乎在有意挑明大殿和朝廷之間的矛盾,這是什麼用意呢?”周景若有所思的問道。
“把矛盾挑明,可以說是解決矛盾的先決條件,”我微微聳了聳肩膀,“反正,事已至此,掩耳盜鈴、假裝和諧是毫無用處的。朝廷和主公,必須有一方要退讓行,不然就會爆嚴重的衝突。”
“爆衝突?朝廷有這個底氣和能力嗎?”周景質疑道。
“朝廷乃是天皇的朝廷。天皇所擁有的名份,就是朝廷的底氣。”我回答說。
對於周景的質疑,我並不感到驚訝。從幾個孩啟én到現在,因為個人的原因,我很少對他們灌輸什麼天皇乃是神裔、奉天命統治日本之類的觀念,也沒有讓他們接受神道教的信仰,他們也許很難想象天皇和朝廷在一般人眼中的份量。
雖說自武家掌權以來,幕府和大名們對朝廷都缺少敬意,在進入戰國時代後,由於中樞薄弱,朝廷是困窘不堪,可是,在這個時代,天皇的權威卻依然根深蒂固。那些公家眾們,也非常維護天皇的權威,每有決斷,都是以關白的名義,天皇本人不公開表任何實際意見,若是朝廷犯了錯誤,頂多換一個關白就行,天皇本人則不會有任何的失德。
正因為如此,天皇家族能一直作為日本的統治者存續下去。可是,這並不代表天皇沒有任何權威。實際上,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兩位天皇揮過自己的影響力,並且都挑起了規模巨大的紛爭。一位是平安時代末期的後白河法皇,他和平清盛相爭,引了源平兩大武家的對決;一位是後醍醐天皇,他打倒了鎌倉幕府,試圖重振公家和寺社勢力,結果受到武家的抵制,於是持三神器前往吉野建立南朝,引了朝廷數十年的分裂。
這兩個人,由於引瞭如此大1un,因此並稱為“日本大的天狗”,也受到了平清盛和足利尊氏的處置,前者一度被軟禁在深宮,後者一度被流放到隱岐島。
即使是這樣擾1un天下,被稱之為天狗,那兩位被軟禁和流放的時間也不長,在事前和事後,依然享受著他們的尊榮。可是當今的正親町天皇,卻一直非常安分,也毫無失德之處,按照普遍的看法,怎麼也不該受到信長的bī宮。
而他不作為,並不代表他沒有能力作為,如果他願意的話,憑藉著無暇的名聲和崇高的信望,肯定可以揮相當程度的影響,並且獲得相當程度的支援。
或許,我也該做一些佈置了……
想到這裡,我叫過長廊外不遠處shì立的前田利長:“犬千代!”
“臣下在!”前田利長很來到了我的面前,躬身問道:“主公有何吩咐?”
“你馬上草擬一封信,準備送給fé後的佐竹宣秀。讓他以我的名義,對筑後的上下蒲池家展開調略。就說如果兩家願意降服,可以分任筑後守護和守護代之職,共同統領整個筑後國。”
田利長領命。
“另外,讓前野景定率所屬五十人前往伊賀國,歸於景政的配下。”
“是……需要帶什麼話或者信件嗎?”
“不用,只要人過去就行了,景政自然知道我的意思……就這樣。去吧!”我吩咐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