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剛成年就入嗣北畠家、繼承南伊勢二十一萬石領地的信雄來說,信孝的若狹一國八萬五千石實在有些寒磣,究其原因,大概是由於信雄乃是嫡信忠的同母弟,而信孝卻是另外的側室所生吧?(塙直政的那個外甥慘,身為庶長,卻直接交給了信長的庶兄做養繼承家業。)然而,近幾年來,信孝一直兢兢業業,比起差點在長島捅大簍的信雄,他的表現加得體和適合。所以,信長似乎決定讓信孝承擔大的責任。
他繼承的武田家,家中有四位譜代重臣,號稱“武田四老”,分別是粟屋勝久、逸見昌經、山縣秀政和內藤友益。但是別以為這四人有多恭謹,武田義統當政時,他們不止一次掀起叛亂。特別是逸見昌經,一度勾連丹波守護代松永長賴,並且臣服於三好家,攻擊主家的小浜城和高浜城。等到武田元明被朝倉家擄去,他終於逮到機會將高浜城拿下,並且控制了大飯郡西部地區。不過,等到織田家進入若狹、信孝入嗣武田家後,他倒是表現得非常恭謹,作為若狹眾的筆頭,多次跟隨信孝和守護代丹羽長秀征戰。為此,信長不僅賜予他本領五千石的安堵狀,還將武藤友益改易後的三千石交給了他。
除了領地以外,逸見昌經手中有一支小規模水軍,所以他之前會那麼強勢。而得到他的臣服之後,武田信孝和丹羽長秀就以這支水軍為基礎,將之擴充套件到了千餘人的規模,大致將整個若狹灣中部納入了管轄,與西部的丹後水軍、東部的敦賀水軍不相上下。如今隨著敦賀郡司家和朝倉家的沒落,敦賀水軍也已經滅亡,所以若狹水軍就成了若狹灣大的勢力。
鑑於這個原因,信長決定讓信孝也參與到勘合貿易中來。他將依仗著若狹水軍的力量,把小浜港建設成織田家在北6道重要的商貿集散地。
同時,信長準備在北近江建立的居城,依靠琵琶湖的水路之利牢牢控制周邊區域,並且作為畿內和北6道、東海道、東山道之間的樞紐……
“等等”我感到非常驚訝,“主公要建立的居城,在北近江?”
“正是這樣,”丹羽長秀點了點頭,“所以主公需要重開勘合貿易,獲取大量的金錢……而且,岐阜城處於東山道,雖然很堅固,卻不便於控制畿內。而且,如今還面臨著武田家的威脅。”
“不是南近江嗎?不是在……”我追問道,口中差點就說出了“安土”兩個字。
“南近江是勝家的領地啊”丹羽長秀奇怪的看著我。
“好吧,”我聳了聳肩,“具體地點是在哪裡?”
“具體地點,主公已經勘探過了,”丹羽長秀笑著說道,“就是在姊川匯入琵琶湖附近的今濱距離鑄造鐵炮的國友屋也不遠的”
“今濱?……是今濱啊”我點了點頭,心中明白了信長的打算。
之所以上次在今濱解散軍勢,之所以沒有把北近江交給羽良秀吉,是因為他想把北近江劃歸直領,並且建立的居城。而如果建成的話,今濱城的確就是連線畿內和北6道、東海道、東山道的樞紐,而且開往京都也很方便,琵琶湖的對岸就是。
當然,後來事情有些變化。由於上杉謙信和本家破盟,並且攻入越中和加賀兩國,信長不得不派出一位重臣擔任北6方面的軍團長,主持防禦上杉家的事情。而按照當時的狀況,家中能夠有資格擔任這一職務的,只有一個柴田勝家。
這樣一來,柴田勝家去了越前,領有越前八郡四十九萬石,南近江就空出來了。於是信長把淺井舊領交給秀吉,自己在南近江建立了安土城。
明白了這個過程,我心中的兩個疑惑也終於解開。
一個是秀吉為什麼有錢建造今濱城。按照他家中的經濟狀況,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不厚道的說,我正等著看他怎麼籌措來著。當初我只是修繕蟹江城,就花費了大約一萬貫;後來建造三重城,幾乎掏空了之前好幾年的積蓄,好在當時有津屋,於是就順勢把三重町作為了津屋的總部來經營。那麼,以長濱城的規模,花費至少得好幾萬貫吧?這筆錢,把那隻猴剝皮拆骨賣掉都拿不出來。要知道,三年前我送上的五千貫,到現在他一直都沒還我呢這幾年去岐阜的那幾次,寧寧總會親自前來吉良陣屋向我致歉。
當然,現在我知道了,原來動工的錢,都是信長出的。
這樣一來,第二個疑惑也豁然而解:秀吉把今濱城改名為長濱,並不是為了向信長獻媚邀寵,而是念著這筆錢的出處,讓城拜領了信長的偏諱。
可以說,得到長濱城,是秀吉真正跡的開始。從此以後,依託著琵琶湖的水運之利,以及長濱町的樞紐地位,秀吉獲得了大量的金錢,從而飛的提高了自家的軍備水平,也到了金錢的巨大威力。晚年他建成大阪城之後,就把堺町的商人全部強制遷往大阪,而且在城中儲備了海量的黃金,一直用到大阪冬之陣招募十多萬浪人武士的時候。
當然,這些都是歷史上的後話。如今他正準備替信長營建今濱城,家眷依然留在岐阜,只是應信長之命派出了代官木下佑久,和明智光秀、瀧川一益的代官一起掌握著越前的實權。
而我和丹羽長秀,目前頭疼的就是嚮明廷朝貢的名份。
後,經過仔細的討論,我們採取了一種模糊的說法,將信長定位為天皇的攝政,我和長秀分別作為攝政官署的商務和政務長官,全權負責和明廷之間的貿易事宜。
但實際上,按照信長的規劃,整個勘合貿易都在信長的控制之中。他控制的環節有兩個,一個是出口貨物的徵集,另一個是進口貨物的徵稅。貨物的徵集,由丹羽長秀率領信長的側用五人奉行組(福富秀勝、菅屋長賴、堀秀政、矢部家定、長谷川秀一)共同負責,他們將家中高階武士、附屬大名、各大寺社和各大商人組織起來,分別給予一定的貨物配額,並且確定貿易使團的具體人選;完成之後,丹羽長秀將人員和貨物清單移交給我,由我負責率船隊前往明廷。等到完成交易返回之後,無論結果如何,一率由我徵收一成半的商稅和一成的運費。一成半的商稅自然是歸於信長,稱為“抽粉錢”;一成的運費則交給船隊,也就是我和武田信孝兩人,用來支付往返大明的船隻租金、船方工資、乘方食宿等費用。
但是,即使抽取兩成半的稅費額,這些貨物的貿易利潤依然非常可觀。以銀貨交易為例,日本的金銀價格比例為1:1到1:11,大明1:4,僅僅輸出白銀,獲利即相當於貨物的雙倍價值。而且,大明的生絲、藥材、砂糖、金縷、書籍、扇香、銅錢、估衣等,運到日本皆是暴利,利潤大約相當於貨物價值的兩到三倍。
可以想見,為了獲得參與貿易的資格,很多人都將竭力向信長爭取,而織田家在畿內的統治基礎也將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