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土佐之夢> 第四十九章:舊俗難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舊俗難移 (1 / 3)

“這……”她沉吟了片刻,欲言又止。

“小姐志趣高潔,在下很是佩服的。雖然是萍水相逢,卻也算是略有相知了……但是人生世間,免不了諸多煩惱。若有效勞之處,還請直言。”我繼續說。

“這麼說來,倒是在下矯情了。”她微微一笑,“如果不嫌冒昧的話,在下有個疑問,想請吉良殿下指教。”

“小姐請講,在下知無不言。”我應承道。

“在下似乎聽說,吉良家乃土佐名門,吉良殿下為何放棄家業,在尾張出仕呢?還請吉良殿下指教。”

“這個問題啊……”我點了點頭。以這個時代的一般觀念,的確是個問題。就連旁邊的佐脅良之,聽到她的詢問之後,都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明國有句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在下認為,與其抱殘守缺,不如別開生面。至於為何在尾張……主要是因為彈正殿下的度量吧!”我組織著語言,慢慢的說道。

“別開生面,另創一種新的格局……恩,確實很有道理……吉良殿下真是頗有氣魄啊!”她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在下有什麼氣魄?不過是責任在肩罷了,”我嘆了口氣,“這個亂世,在下本不想捲入的。但是有遺臣之女託以性命,有一母同胞棄家追隨,之後又有其餘人等投入麾下,所以在下不得不努力上進,以免辜負各位的盛情。”

從來到戰國到現在,這是我第一次在人前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就是對小夏,當初由於身份問題,也不免存著幾分敷衍之詞。

對方是當世的奇女子,而且又是在別國,不妨實話實說……也許我在內心是這樣認為的吧。

“吉良殿下如此坦率,在下感佩不已,”她眨了眨眼睛,“所謂的遺臣之女,可是討取今川治部先手大將瀨名予州的上川殿下?”

“瀨名予州?上川殿下?”我愣了片刻才明白過來。她說的不就是瀨名氏俊和小夏嗎?

也就是說,瀨名氏俊就是朝廷授予了正式位階的伊予守咯?那可不同於一般人自行冠上的官職。至於小夏……基本上從沒人稱呼她上川殿下。

“正是。”明白了過來,我點頭道。

“那麼……能夠幫到我的就不是松平殿下,而是吉良殿下了。”她點了點頭,忽然鄭重的俯身向我行禮,“在下井伊次郎法師直虎,願意出仕吉良家,請殿下予以收留。”

“小姐——殿下是說……作為武士嗎?”我不確定的問道。

“正是,”井伊直虎點了點頭,“在下對槍術還有幾分自信,自認不會輸於上川殿下。”

“那是當然。”我點了點頭,小夏擅長的是弓術。

“請問曾經和松平殿下同為今川治部先陣大將的井伊直盛殿下,是否和小姐有什麼淵源?”佐脅良之忽然插話道。從我出現起,他就一直沒有出言的機會。

“正是家父,”井伊直虎點了點頭,“但是請不用顧慮什麼,戰死沙場,乃是武士本分……另外,佐脅殿請注意一下稱呼如何?”

“是在下失言了,井伊殿下勿怪。”佐脅良之很爽快的欠身道歉。

“據我所知,井伊家乃是遠江大豪族,井伊殿下為何……?”我問道。

“那是以前的事了,”井伊直虎露出一個苦笑,“家父去世後,本來是由在下堂兄直親繼承家業。但是去年年底,由於逆臣小野道好的讒言,家兄被今川氏真處決,領地已經被轉封給小野家了。”

“親小人,遠賢臣,此乃取禍之道。今川家的日子不多了。”我嘆息道。

“倒不全是這樣。井伊家作為遠江本地豪族,一直受到今川家的打壓。若有惡戰,常常作為先手,承受最重的傷亡……當初家祖去世,家父年幼,兩位叔祖父直滿殿下及直義殿下,也是被今川治部叫到駿河殺害的。”說到這裡,井伊直虎緩緩的搖了搖頭,“就如殿下所言,的確沒必要再抱殘守缺了……而且,在下身為女子,按照家臣們的觀念,也沒有立場代表井伊家。”

“只是俗人之見而已。井伊殿下文武皆能,實在是難得的武士……只是,為什麼捨近求遠呢?松平殿下與令尊有並肩作戰之誼,想必願意幫助殿下。”我疑惑的問道。

“能夠帶著家兄的嫡子虎松來到這裡,的確是多虧了松平殿下、還有本家菩提寺住持南渓瑞聞大師的好意。但是作為武士的話……呵呵,似乎只有吉良殿下有此度量呢。”她輕輕的笑了。

虎松?應該就是後來的井伊直政了。這可是戰國中後期德川家最傑出的名將。德川四天王中,他年齡最小,加入最遲,而且是惟一的外樣出身,但卻後來居上,超越了酒井忠次、本多忠勝、榊原康政三人的地位。

在德川家轉封關東後,井伊直政以功勞最高,領箕輪城十二萬石,擔負監視越後的重任。而本多忠勝、榊原康政同期獲得的領地都是十萬石,甚至連德川家康的次子結城秀康,也只有結城城十萬零一千石而已。

整個江戶時期,擔任幕府大老執掌幕政的十四人中,就有六人出身井伊家。

這樣的名將和家族,就是面前這個女子培養起來的啊。

而她本人文武兩道皆能,並且終身不婚。如此能耐和行徑的女人,在這個時代可謂異數,足以讓人側目而視了,簡直就是真實體驗版的上杉姐姐……

但是我不在乎。

打定了主意,我也鄭重了臉色:“……我宣景接受井伊殿下的效忠。就請先屈就本家侍大將之職,領年俸三百貫,外加兩人扶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