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老師!”
眼見四皇子猶如一匹撒歡野馬似的撞開門簾衝了進來,正用書蓋著臉閉目養神的張壽忍不住一陣無奈。
果然,下一刻,耳邊就傳來了熊孩子那清脆的聲音:“老師,我問出來了,太祖皇帝那把弓在還沒進京的那幫人手裡!還有吃什麼,是那些人教給那六個傢伙的……”
“嗯,我都知道了。”張壽隨口一句話,發覺耳邊那聲音戛然而止,他這才拿掉臉上的書,隨即似笑非笑地說道,“你想想,我要是沒問出這些東西,剛剛你們去問的時候,我怎麼會不跟去?楚公公和花七爺都走了吧?然後把你丟在這,美其名曰把人都交給了你?”
四皇子頓時啞然。事實和張壽所言一模一樣,他剛剛一時興奮來不及多想,現在想想,何嘗不是人家為了糊弄他,所以說幾句好聽的哄他?還不如張壽之前讓他去做侍童,他還好歹打聽出訊息,然後張壽推測出了真相呢,那時候他還真的發揮了一點作用!
他頓時把嘴翹得老高:“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憑什麼瞧不起我!”
見四皇子一時憤憤,張壽不禁啞然失笑。他招手讓熊孩子靠近前來,隨即習慣性地揉了揉那兩個總角,繼而又輕輕拍了拍。這種親暱如同順毛捋小貓兒的舉動,卻對安撫四皇子相當有效。本來被他兩句話撩撥到炸毛似的熊孩子,此時迅速安定了下來。
這時候,張壽才不緊不慢地說:“瞧得起你如何?你是跟著去攔截捕拿那群膽大包天的傢伙,又或者是趕去山海衛檢視那艘來歷不明的船?各司其職,就比如我,甄別出這些所謂使臣的來歷,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而你也是一樣,皇上交給你的事,你不是完成得很好?”
“做完了自己該做的事,就不要和別人搶功,否則別人豈不是沒事幹了?”
給四皇子灌輸了一通歪理,見小傢伙側頭想了想,似乎明白了,又似乎沒明白,張壽示意人到羅漢床這邊挨著自己坐,他就語重心長地說:“所以,日後做賢王,還是做閒王,你現在不用立刻就想好,不過是隨著自己心意選擇,但有一條你卻要記住……”
“千萬別太任勞任怨,因為你幹得太多,會得太多,就顯得別人無能、懶惰、尸位素餐。有道是,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你看張琛他們現在是閒得發慌就想做事,可當他們如同車軲轆似的天天轉時,卻說不定又會想念往日那段悠閒時光,你說呢?”
“就比如我,本來只管九章堂和半山堂,每天上好課就萬事大吉,可你看看,老師我現在多出了多少亂七八糟的事?這固然是我這人閒不住,老愛胡思亂想折騰出點事來,可又何嘗不是皇上覺得我有些別人沒有的本事,所以老是把亂七八糟的事推過來?”
門外的阿六聽著張壽這歪理,饒是他素來秉持張壽所言什麼都是對的那觀點,此時也禁不住微微搖了搖頭。果然,下一刻,他就捕捉到四皇子那聽上去就顯得有些迷茫的聲音。
“老師你的意思是,以後要是三哥有什麼事要我去做,我做歸做,可不要做完了再去搶別人做的事?又或者去指手畫腳?可要是別人做的事沒做好,那怎麼辦啊!我可忍不住!”
“你忍不住很正常,因為我也忍不住!”
張壽笑著彈了彈四皇子那光潔的額頭,隨即壓低了聲音說:“但是,你不會讓別的那些邀功心切……不對,是搶功心切的人出面?又或者是時時刻刻虎視眈眈,等著挑人錯處的人去搶功?不說別的,你身邊那個羅三河這種性格的人,滿天下比比皆是。”
“而這種人不讓他吃點虧,那是不會長記性的。你這次來倒是沒見那小子跟來,可換成從前,既然你太子三哥把人放在你身邊,他豈不是恨不得時時刻刻死死盯著你?”
“你是皇子,你父皇的寶貝兒子,你太子三哥的寶貝弟弟,別沒事就自己沖沖衝,明白了嗎?你老師我都知道差遣學生去做某些事情,你呢?羅三河那樣的人你不喜歡,但你三哥覺得你身邊需要一個這樣能提醒你的人,那你就讓他去幹,或者多找你三哥要人去幹活!”
“雖說打仗的時候,普通將士最崇拜的帥臣,是會說跟我衝的人,而不是說給我衝的人,但是你想過沒有,時時刻刻身先士卒的人,最容易死。就算他們不是戰死,那也是病死累死!不是每個人都有光武和唐太宗那種逆天運氣,所以,要學會偷懶。”
“別事事都親自衝鋒陷陣,明白嗎?”
四皇子終於輕輕點了點頭。雖說年紀小,有些道理還聽不明白,但他卻能聽得出老師這是為自己好——只不過和母妃以及身邊某些老內侍那苦口婆心勸他小心謹慎收斂之類的話角度不同。可是,答應日後凡事別老自己出頭,讓給別人去幹,並不意味著他這次就罷休了。
於是,他依舊纏著張壽問東問西,尤其是希望老師給他分析分析這件詭異的事到底是哪種可能。對此,張壽只能表示資訊太少,愛莫能助。
他覺得人可能來自高麗,不過是因為從風向和停泊港口上進行考慮,但船上除卻那六個之外的其他人到底是來自何處,又為什麼要演上這麼一出猴子戲,他就真的摸不著頭腦了。
有道是,偏執狂到最後就是瘋子,他不是瘋子,所以猜不著,也懶得給四皇子猜。
但不論如何,雖說還沒有徹底證明山海衛最先送來的這六個所謂華國使團成員真的來自高麗,可楚寬和花七都信了七分,隨即宮中又來人帶了口信,把四皇子給提溜了回去,隨即撤走了銳騎營兵馬,留下原屬山海衛的幾十個人再次戍衛,張壽自然也就清閒了下來。
然而,清閒歸清閒,接待工作暫且告一段落,卻不是永遠終止,因為楚寬頻人去攔截捕拿接下來那一批傢伙,卻還不知道是否要送到這裡來繼續由他接手,所以在這年關將近的時節,張壽還是不得不繼續留在公學。
寂寞卻清靜的生活,也許那些閱盡繁華的隱士會非常鍾愛,但很可惜張壽從來不覺得自己是隱士,而且,三年的鄉居,他早就把上輩子缺乏的野趣全都品嚐夠了,因此派人把小花生蕭成送了回去,回憶並整理了半日書稿,眼看天早早就黑了,他不免就有些長吁短嘆。
可下一刻,他就聽到外頭傳來了阿六的聲音:“少爺,要不我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