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今通集庫裡被朱瑩請回來的梁公公九城,看似正在仔細審視自己第一個並沒有經過宮刑的學生,而且還是來自海外異域的學生,實則卻在分心二用聽著外頭的談話。畢竟,他也算是自幼文武兼修,哪怕比不上那些專門練武的御前近侍,但耳聰目明自然不在話下。
當聽到外頭朱瑩鄭重其事地對張壽介紹了他,而張壽直截了當就讚歎他是難得的人才時,哪怕平日不苟言笑,幾乎整天整天都在古今通集庫中,梁九城還是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笑容。
他這次過來,除卻教授對方大明文字,卻還有另外一個打算,那就是從對方這裡,把對方的語言和文字學到手,然後在宮中傳承下去。至於這種文字和語言有沒有用……太祖皇帝說得好,有用沒用,先學再說,說不定日後大明疆域就真的擴張到那地方去了呢?
因此,當梁九城收回思緒,看向面前的金髮少年時,就慢悠悠地說:“從明天開始,你就不用去九章堂了,先和我好好用心學一學中華文字。”
眼見面前這少年臉色大變,顯然是聽懂了自己的話,隨即立刻就想要開口說什麼,他就直截了當地打斷道:“你要翻譯算經,就得先學好算經,但九章堂上張學士講的那些,你能聽懂多少?你敢說自己聽懂了多少?在算經上,他可謂是獨樹一幟。”
被人這麼犀利入骨地刺了幾句,吳大維頓時啞然。他這幾天白天在那一面上課,一面對照晚上翻閱某書拉丁文版時記錄的筆記,試圖理解並追上張壽授課的進度,但結果卻和他想象得完全不同。他發現他不是漸漸能聽懂,而是越聽越不懂!
那位張學士講得東西很多,很雜……有些絕對不屬於幾何的範疇,但涉及的公式卻極多。
而看到金髮少年不安地東張西望,梁九城就語重心長地說:“我朝有各種各樣的算經典籍,而這些都是不學文字就看不懂的。張學士的九章堂有前後兩個年級,但因為高年級的前輩之前都在宣府大同和各部實習,所以進度才和後輩差不多,如今時常合在一起上課。”
“但日後每年都會招生。你不覺得你就坐在那兒傻乎乎地旁聽,還不如現在紮紮實實學好文字,然後再去考進九章堂,做一個真正的學生,這樣更好嗎?當然,你要是覺得自己學不會我中華文字,回頭總有一天會被送去哪座礦山挖一輩子礦,那就當我沒說。”
“我才不怕!”
前頭的話吳大維只能聽懂一點點,但最後礦山那一截他卻神奇地都聽明白了。而正因為聽得明白,少年才一下子被激怒了。
雖說在船上吃過苦頭之後就一直都很小心,很仔細,力求留下一個聽話而有用的印象,但他骨子裡還是那個身為私生子卻瞧不起別人的傲氣少年。
雖說不知道所謂的激將法,但他也見識過商人用三言兩語把人逼到死角,更見識過那些在言語中設下陷阱誘使人上鉤的惡劣把戲。他從前也嘲笑那些上當的人是蠢貨,可這個時候,衝動卻完全佔據了他的腦海,以至於他脫口而出道:“好,我跟你學!”
對付這樣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年,梁九城自然手到擒來——要不能手到擒來,他也白活了。
他的嘴角微微上挑了一個幅度,繼而就若無其事地說:“那好,我們現在就開始吧。我從前也教過幾個不識字的番邦少年,也算是有些心得。第一堂課,就從寫名字開始。”
“現在,說出你的名字,你父親和祖父的名字,你母親的名字。你用不著慌,我知道番邦人的名字非常奇怪,無法用本朝的文字來表達。所以你只要大概發一個音,然後我再把相應發音的漢字寫下來。當然,你如果有能力,也可以給你的這些親人編造一個名字。”
又是一連串光是聽就讓人費力十分的話,金髮少年不得不又問了幾句,好不容易才磕磕絆絆勉強聽懂了,卻是頓時陷入了窘境。
要知道,他自己的吳大維這個名字就是根據羅馬帝國那位奧古斯都的名字發音而起的,而且最慶幸的是這個東方國度正好有相應的姓氏。為此,他還花費了很長時間,學會了這三個不太容易的字究竟是怎麼個寫法,然後牢牢記在了心裡。
而現在,如果他不想洩露父母祖父的名字,那麼就必須自己起。
雖然細細一想,洩漏也沒什麼,畢竟,當時他那位怒氣衝衝而又突然貪婪發作,於是和那條船鬧出天大沖突的父親叫什麼名字,船長肯定讓人去打探過,說不定這邊的人都知道了,但他就是不太想說出來。反正在這個東方國度,他們也不在乎這個。
因此,仔仔細細想了想,他就一字一句地說:“我父親叫蓋烏斯,我母親叫戴基婭,我的祖父叫馬庫斯。”這都是古羅馬很常見的名字,難不成你們還能千里迢迢找人去對質嗎?
梁九城何等人物,一聽就知道這應該是面前的金髮小子隨口胡謅的。然而,他並不在乎人起的是否假名,當下就淡然說道:“你既然給自己起名吳大維,那就是吳姓,如果對外聲稱你祖父和父親是這樣的番邦名字,就不合適了。”
“你的父親叫蓋烏斯,那他就叫吳蓋,你的祖父叫馬庫斯,那他就叫吳斯。至於你的母親戴基婭,在我朝,婦人嫁人之後,可以用夫家的姓氏來代替。就算你母親是別宅婦,也可以稱之為吳戴氏。姓氏在我中華,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所以你要記牢了!”
此時此刻,別說吳大維被梁九城這陰柔的聲音說得不知不覺打了個寒噤,就連門外的張壽亦是覺得,這種輕描淡寫就給人父祖重新取了大明名字的做派,實在是很閹黨……好吧,這年頭因為宮中內侍太少,和外官也沒有勾連,看似不成氣候,所以閹黨兩字壓根就不流行。
而梁九城彷彿壓根並沒意識到自己剛剛這淡淡的口氣實則有多強勢,笑了笑之後就開口說道:“不過,我得去和張學士還有夫人說一聲,你需要有個書房。畢竟,張學士這書房他要派用場的,總不能騰出來給你。”
即便是在家裡,吳大維也沒有什麼自己的書房,此時他雖然覺得對方實在太強硬,但看到人真的就這麼出去和張壽以及朱瑩商量書房的問題,他不禁發現,這個老師好像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