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的局面,眾多朝臣勳貴,乃至於不少官宦子弟和名門千金,在驚愕過後,卻不由得都生出了幾分贊同。
自從漢之後,大多數朝代,何嘗不是以孝治天下?還不是因為有孝方才有忠?
而反面例子就是,除卻從元世祖建元其實就歪了根子的蒙元,在開國之後就兄弟父子刀兵相對的唐朝,哪怕也曾經鼎盛一時,但因為太宗李世民開了個壞頭,乃至於一代一代子孫前赴後繼地幹起以子迫父的勾當,於是到了中後期,太子幾乎都是十王宅中養的廢物。
這其中固然有重用閹宦,最後廢立全由權閹的關係,但何嘗不是那些天子一個個都怕兒子太過英武,於是出了李世民,於是出了李重俊,於是出了李隆基,於是出了李亨,所以才寧可把兒子養成廢物,也絕不讓他們有機會奪父權嗎?
有了唐時以及五代十國那些亂七八糟的教訓,從宋到明,這個孝字那都是被提到了最高的高度。到了本朝,雖說亂七八糟的靖難也好,反正也罷,來了一次兩次三次,但至少從未出過以子迫父的慘劇,了不得是藩王不服中樞新君,振臂而起,頃刻之間收拾了朝局天下。
所以,眼見孔大學士和這麼一大堆人跪地陳情,每個人都醒悟到,孔大學士這位有實無名,不是首輔的首輔,是為了斷絕司禮監那些不但識文斷字,甚至可以說通讀經史,但唯獨違背孝道的讀書內侍進入東宮。而理由更是現成的,因為太子必須忠孝雙全!
於是,一個個人悄然出列,伏跪於地,卻是以沉默作為附議。當大殿中最終跪了足有幾十號人時,冷眼旁觀的張壽就發現,坐在世家千金之中的朱瑩竟是霍然起身。
對楚寬素來有些警惕提防的他並無意站出來替司禮監張目,因此對朱瑩的舉動不免有些不解,可朱瑩朝他投過來一眼之後,卻是嫣然一笑,隨即從容出現在了那伏跪一地的人群旁邊,卻是不慌不忙襝衽施禮。
“皇上,這麼多位朝中重臣都提請慈慶宮不可留識文斷字的內侍宮人,否則便容易蠱惑人心,試問他們擔心蠱惑了誰?何妨明說,他們擔心有人蠱惑了未來慈慶宮主人而已!”
沒人料到朱瑩會突然出來,正如同張壽這個和她最親近的未婚夫都沒料到一樣,朱涇和朱廷芳身為父兄,卻也同樣為之大吃一驚。朱瑩這是到底想說什麼?
“但三皇子從前還不是太子的時候,身邊內侍宮人,難道就全都是目不識丁,毫無見識之輩?難道他從前年紀尚幼的時候,還不曾被人蠱惑學壞,如今年紀漸長,沉穩漸成,又將冊封太子的時候,卻會為左右一時讒言而遭誤導?”
“婦人之見!即便唐宗宋祖,難道是一開始便背父背主的嗎?”
孔大學士一時情急,脫口而出之後,方才瞬間面色煞白。唐太宗背父,宋太祖背主,這是讀書人無不人盡皆知之事,然則史書中即便是後朝評前朝,往往也會用一點春秋筆法,為這兩位明君諱。在這種時候說出來,豈不是說他懷疑三皇子會在人蠱惑下違背君父?
他怎麼就會被朱瑩這麼簡簡單單繞進去了!
若是此時此刻發難的是別人,那麼孔大學士這口誤一定會被抓住,然後好一陣窮追猛打。可朱瑩此時站出來,本來就不僅僅是抓人語病。見三皇子那黑亮的眼睛盯著自己,其中彷彿閃爍著某種說不其道不明的情緒,她就對著這個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小傢伙微微一笑。
“但凡家中有幾個錢的讀書人,收個書童在身邊,尚且要讓他識文斷字。等到進學有了功名,往往更要圖個紅袖添香,而且那紅袖還最好是懂得吟詩作賦的青樓行首,這才有情調。而等到做了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身邊就是門房也要學幾句之乎者也。”
“今天能出現在這文華殿經筵上的,不是飽學鴻儒,就是官宦勳貴,誰都恨不得誇耀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誰敢像我朱瑩這樣,說我從小就是不愛讀書?你們自己捫心自問,身邊全都是粗鄙不文不讀書的隨侍,誰人能忍?誰樂意吟一句詩都無人能懂?”
聽到這裡,張壽終於品出了滋味來。他原本還以為朱瑩是一時不忿為司禮監張目,現在卻已經很清楚了,大小姐和楚寬又沒什麼交情,哪來這閒工夫?
人根本就是在替三皇子抱不平!他也是糊塗了,盡在那權衡什麼文官和宦官的敵對了,卻完全沒去想,孔大學士這釜底抽薪的提請對三皇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豈不是在預設的立場中,就把人當成了耳根子軟容易被人蠱惑的稚童?
想到這裡,張壽再不遲疑,他看了一眼身邊,見原本濟濟一堂的翰林之列,因為眾人剛剛紛紛搶出附議孔大學士,因而空了一大片,他就淡然若定地走了出去。
“皇上,正如剛剛朱大小姐所言,東宮儲君何等貴重,不優中選優,遴選知書達理,飽讀詩書之人充為侍從,卻反而要粗鄙之輩環伺,還不如豪門大家公子,書香門第小兒,豈有此理?若是孔大學士因為之前那番傳言而有所憂慮,則臣剛剛思得一法。”
孔大學士和一大群人突然形同逼宮似的,提出慈慶宮所用宮人內侍全都用不識字者,皇帝剛剛著實是又驚又怒,而朱瑩的這般說法,卻猶如夏日干渴之後的一杯冰水,驟然止渴的同時,更讓他心情極為舒爽。他到底沒白疼了這丫頭,三郎這麼多年也沒白叫瑩瑩姐姐!
因此,見張壽也站了出來,他就立刻問道:“張九章,姑且試言之。”
張壽瞧也不瞧此時對他怒目相視的一大堆官宦,神態自若地說:“之前皇上所點東宮侍讀頗多,如今何妨於文武官員當中,遴選合適子弟備位東宮侍從?如果他們連灑掃執巾帚都願意做,那就更好了,別說識文斷字的宮人內侍,慈慶宮就是粗鄙不文之人也儘可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