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張壽的聲音,皇帝不禁神情微微恍惚,耳畔隱約傳來了當年為自己加冠時,那位太師刻板到甚至有些平板的聲音:“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壽考維祺,以介景福。”
等他回神一看,就只見張壽已經給陸三郎戴上了緇布冠。想到自古以來,天子元服只是加冕,再無二加三加之禮,他不禁喃喃自語道:“就只是用了儀禮中計程車冠辭,我還以為張壽會自己想幾句吉語,又或者用會典精簡後的四句祝辭。”
“阿壽哪有這麼空。”朱瑩直接在皇帝耳邊抱怨道,“昨天他還要講學,之前還有國子監九章堂的學生要教,還有三皇子要教,叔父您當他三頭六臂嗎?他根本忙不過來,他只有時間緊急重溫了一下儀禮之中計程車冠禮那一篇,依樣畫葫蘆把那些句子都背了下來而已!”
這種時候,往日很喜歡誇獎張壽的朱瑩,卻是吐槽了一下張壽的臨時抱佛腳。雖說她對冠禮一點都不熟悉,此時光是看這一板一眼的冠禮程式,倒覺得還挺像那麼一回事,可她仍然不覺得張壽會一點紕漏都沒有,因此索性事先就說出來,以防皇帝挑刺。
對此,皇帝嘿然一笑,見劉侍郎和其他來觀禮的賓客都在小心翼翼偷覷他,他那番找茬的話也就順勢吞了回去。他今天特意來,當然不僅僅是給陸家那小胖子做面子,也有順帶好好看看這場冠禮的意思。
要知道,這年頭冠禮早已不復秦漢時那般當成人生中一件絕不亞於婚事的大事來操辦,更比不上唐宋從官場到民間皆行冠禮的普及。如今,只剩下皇家和一部分特別遵循古禮的官宦人家會操辦一下冠禮,至於普通的寒門,走過場的都不多,更不要說平民百姓了。
比如他當初的那場冠禮,因為是歷朝歷代相當少見的皇帝元服禮,所以辦得非常隆重。而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冠禮,因為皇后特別看重,故而也辦得風風光光。但是,就他從葛雍以及其他人處聽說的,他父皇睿宗皇帝當初那冠禮就很簡樸,英宗皇帝當時瘸腿,亦是寒酸。
再往前的那些皇帝,如不重禮儀的太祖皇帝,給太宗那冠禮就是草草操辦,而高宗冠禮是在當皇帝的時候,卻又很隆重,世宗則是平平……至於皇子們,那更是風光寒酸各不同。
至於他為什麼突然要來看這麼一場陸家小胖子的冠禮,還拿來和自己以及前人的做對比,原因很簡單,他今天又甩給了禮部一樁能讓他們糾結到無以復加的重擔。
十月十五冊封皇太子之後,他打算在接下來的十月十六,為成為皇太子的三皇子行冠禮。而在此之前,他需得先決定應該是什麼樣的規模,那一日又請誰來擔當皇太子冠禮的正賓。
張壽當然不知道,今天前來觀摩陸三郎這場冠禮的皇帝,竟然還打著這樣的主意。
因為預先沒有過排演,更何況原本只打算面對一些陸家的親友,頂了天就是陸綰的親家工部劉侍郎,因此他本來是沒什麼緊張的,但多了個皇帝,他就不得不一面在心裡回憶士冠禮中的種種程式,一面留心自己的言行,至少不能太馬虎。
一加緇布冠,二加進賢冠,三加爵弁,祝辭三遍,他一點都沒有推陳出新的意思,用的全都是士冠辭中的原話。就這冠禮的程式,他好容易抽空仔細研究了一遍,甚至都談不上吃透,還去想什麼別出心裁的祝辭,他難道是嫌自己不夠忙嗎?
“老師,這次你去給陸師兄的冠禮當正賓,等他日我冠禮時,你也能來給我加冠嗎?”
冷不丁地想起三皇子前兩天悄悄問他的話,張壽手中正在給陸三郎結纓設簪,用的正是皇帝賞賜的那枚犀角簪子,不由得微微怔了一怔,隨即嘴角一挑笑了笑。而別人看到他這一笑,自然是有人入迷有人醉,有人忌恨有人惱。
而他自己卻壓根沒在意外間人的反應。朱瑩還是說少了一點,他看的不僅僅是《儀禮》,《會典》也去翻過一翻,所以大體也清楚這年頭從上到下各級人等的冠禮是個什麼規格。
皇帝元服禮,主禮的是太師和太尉,而太子冠禮,大多數時候不是太子太師,就是其他同級高官,怎麼也輪不到他。最重要的是,有一件事是約定俗成的,那就是冠者的年紀。
陸三郎這小胖子今年都十七了,三皇子卻要過年才十歲,加冠還早著呢!這又不是皇帝病重又或者幼主登基,需要緊急加冠來安穩人心……呸呸,這真是不吉利!看在皇帝對他一向還算可以的份上,他很希望這位天子能夠長命百歲,讓他安安心心享受一下盛世太平。
等等,如果皇帝想要昭示此番立太子乃是深思熟慮的,想要為三皇子提早舉行冠禮,那也在情理之中!
張壽心裡這麼想,眼睛忍不住又瞟了瞟皇帝,心想皇帝今天過來,是不是除了湊熱鬧之外,還想看一看陸綰怎麼給小胖子操辦冠禮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天子大概要失望了。
今日他為正賓,贊者是小胖子的長兄陸大郎,主人則是陸綰。三個人當中,陸綰和陸大郎據說昔日都行過冠禮,但也就是自家的宗祠裡頭走個過場算完,而他就更不用說了,稀裡糊塗在十六歲的年紀就當上了官,進賢冠都早就戴過了,葛雍想為他加冠都沒可能。
想到這裡,張壽不禁微微走神片刻,原本應該等到最終醴席之後,陸三郎去見母親之後再出來時,他方才應該說出來的授字辭,他竟是鬼使神差地在這會兒說了出來。
“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假,永受保之。曰……”一板一眼地將詞唸到這裡,張壽這才醒悟自己出了錯。
要是別人,在皇帝面前陡然犯下如此大錯,那自然會緊張尷尬到無以復加,可張壽本來就覺著自己今天是肯定會出錯,不過是錯多錯少的問題,此時既然已經說都說了,他只不過微微一頓,他就恢復了自然。
“陸者,高平之地。廣闊無垠,可觀天,可眺遠。築者,五絃之樂,俗雅皆宜。正合你以凡俗為表,大雅為裡的性情。令尊昔日為你取名時,可謂意味深長。”
小胖子聽得臉都綠了。我爹取的名字這麼難聽,小先生你還誇讚他取得好?這到底虧心不虧心啊!你要是也給我起個這麼難聽的表字,我和你拼了……呃,我好像沒這能耐,要真是難聽,還得跟我一輩子,我乾脆去跳什剎海得了!
陸三郎那複雜的心理活動,其他人當然無法從他的臉上看出來,但朱瑩卻知道小胖子對自己名字的怨念,此時就小聲對皇帝說道:“阿壽到底給陸三郎起了個什麼樣的表字,就連對我都不肯說,一個勁藏著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