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這樣的人,如今還未長成,不過卻是個值得人看好的人才。【全文字閱讀.】想到他與張家的關係,秦晉睿不由得滿意一笑。得勢了也不枉落魄狼藉的恩人,一路直衝衙門而去,雖然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但至少心思純正。
想到這裡,他越發的覺得來桃溪縣的舉動是無比正確的了。
如今京城那邊大哥二哥老四老八幾人都明爭暗鬥,看似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勢力,可實際上哪能比得上穩坐皇位幾十年的父皇呢?父皇雖然年老,但精神頭還足的很,指不定那些陣營裡就有不少皇帝黨。
而他趁著這個時候跳出京城那個圈子,又不拉攏父皇信任的白家軍跟顏家軍。所以雖然管著幾十萬大軍,卻並不會引起忌憚。
只是,他真的會不爭嗎?對,他不爭,不爭朝堂之上那些個老奸巨猾的老臣。可若親手培養扶持人才呢,又當如何,對匈奴一役,他志在必得,而此後到底有多少人能從他手底下一飛沖天,他心裡早有成算。
看似跟農家院裡的林寶珠兩口子牽扯不著的一副棋局慢慢開啟,而眾人都是局中人。林寶珠也好,張滿囤也好,為了日後安穩的細水長流的日子,遲遲早早也要接受從天而降的安排。
從軍,成了張滿囤眼下建功立業保護媳婦的最佳途徑。
接下來幾天,林寶珠跟張滿囤帶了不少吃食到各家感謝。畢竟為了他們的事兒,不少人都跟著費心了。尤其是保護著作坊,更是讓他們感激。
&nén,不少人都沒想到。得了人的吃食,不論多少都連連感謝。大傢伙也不是瞎子,雖然有壞了良心的人,可大多數受過張記恩惠的都念著他們的好呢。
等把吃食送完了,倆人才拿了些上好的茶葉,又提了兩條豬肉跟一些腐竹香辣段去了里正家。
別的話也不說,就說張里正到處跑著關係,幫著去衙門打探。還想往裡找關係塞銀子,知道週記來找茬時候,還讓人直接堵在村口免得人再進來仗勢欺人。零零總總的,他們哪能不感激?
現在張記平安無事,張里正也算是放心了。林寶珠兩口子到的時候,他正坐在院子裡吧唧吧唧抽著菸袋鍋子,嘴裡時不時還哼著小曲呢。
只要保住了張記,桃樹灣想不富都難。現在張記作坊開的大了,就連鎮上的鋪子裡也招了不少村裡年輕人去。他是知道的,那鋪子裡常常會去一些讀書人,見的多了,去做工的村裡後生說話辦事兒都利索了許多。
正想著事兒呢,張滿囤就先開口喊了一聲里正叔。
張里正看見倆人來,自然笑著招呼著人坐下,然後喊了自家婆娘倒水。
之後幾個人拉扯了幾句別的,當然這一次四個人坐在一起說話,各自都多了不少真心實意。
等說完了感激的話,林寶珠看了一眼自家男人,見他點點頭,才笑著開口道:“里正叔,這回的事兒多虧了村裡上下幫襯著。我想著,現在我們手裡有些餘錢,乾脆就在村裡起一座私塾如何?蓋房的錢我們張記出,筆墨紙硯只要是來讀書的孩子都能隨意用,先生也有張記請。不過有一點,私塾得掛著張記的名字。您覺得這樣如何?”
一聽這話,張里正立馬坐直了身子,神情激動的問道:“建私塾?”
無怪他激動,實在是這年代,一般的村子哪建得起私塾?不說村裡家家戶戶不富裕,就是稍稍有些餘項,也沒多到給村裡謀福利的地步。
“是,我跟滿囤商量過了,想問問里正叔能不能讓村裡出一塊地方。回頭滿囤請了泥瓦匠來看過,就能蓋起來了。到時候,村裡的孩子也有個啟蒙的地方。日後出了門,不管是幹啥也能識文斷字的讓人高看一眼。若是有出息的,指不定還能跟金才兄弟一樣給村裡爭臉呢。”林寶珠見里正看重,也不賣關子,直截了當的笑著說道,“就算不能考中狀元,多認些字兒也不吃虧,以後了當個掌櫃子也好過在土裡刨食兒。”
桃樹灣本來就良田少,前山那邊修的地雖然也不少,可因著離著水源不近,而且地勢高,所以一直是靠天吃飯的。說起來,還真是窮鄉僻壤,沒個奔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