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這個問題,那首總是一聽,就能融化人心的卡農鋼琴曲再次響起。
它是如此的美妙與巧妙,多個聲部且各聲部之間有著嚴格的規律,每個聲部相隔一定時間進入並嚴格模仿前面的聲部,音響上呈現一種相互追逐的感覺。
這使得它聽起來就像是一段重複的魔咒,而就在不斷的迴圈、追逐、抗衡、對立、交疊中,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有關於悲喜,有關於生死,有關於輪迴的不可捉摸,而一切的一切,又在那層層疊加中愈發豐滿,最終走向穩定的終止和絃。
它最大的魅力也在於此,音樂一響起,就有一種時間上的迴盪感,當你幸福的時候能聽到憂傷,當你沉淪的時候能聽到希望。
所以,在蘇白的前一個時空裡,據統計,全世界的婚禮中最常被播放的樂曲就是《D大調卡農》,葬禮上也經常播放。
此刻在觀眾們聽來,那「迴圈輪迴」的魔咒感、宿命感更是無比的強烈。
就如故事裡人物命運的「迴圈」,他們每一個人都很努力,一步步向前,又在不斷的重複中一次次回到原地。
一次又一次的夢想落空,彷彿永遠都擺不脫命運的桎梏般,令人心生絕望與無路可走的迷茫,不知何去何從。
「人在風裡
風要去哪裡
謎一樣的浮世
每一步都未知
忐忑的心
遙遠的天空裡
呼喚著那首
未知的歌曲
......」
當合唱的歌聲再唱響時,已經不是萌娃們的聲音了,顯然,大家都長大了。
而無論是國語版的《來日之歌》,還是粵語版的《風吹雞蛋殼》,唱得都是一樣的。
「事到如今
我還在風裡
燃燒的思念
依然揮之不去
舊時的情緒
在胸口滿溢
脫口而出的
仍是昨日的歌曲
......」
不管世界是如何變化,不管命運的牢籠是如何的無法掙脫,亦不管人要如何變化,最後不變的,始終都是心中那一份最初的、最單純感動。
哪怕它已經被社會大熔爐攪呀攪,攪成了黑不溜秋的樣子,還裹上了一層在成長中,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磨出的厚厚的繭子,就如同一顆無法咬開的糖炒栗子。
但糖炒栗子的內裡,始終都是溫柔甜美的,而再堅硬再厚的殼最終也會被化開,當那首被遺忘了的昨日少年歌再唱起時......
「這是個七彩的世界,這是個晦暗的世界,這是個輕鬆的世界,這是個硬實的世界。」
長大後的麥兜溫暖如陽,溫柔如水的聲音如是說道。
「但正因為這樣,到我們長大。當我們開心、傷心。當我們希望、失望。」
「我們慶幸在我們的心裡腸裡,總有一首歌在竄來竄去,撐著撐著,讓***的,不至硬進心腸。讓軟弱的,不至倒塌不起。」
「直到這個時候,我們才真正的懂得感謝小時候這位傻乎乎的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