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曲,如果能讓人聽了後產生快感,帶來樂趣和精神享受,哪怕它只是一時的,那就可以說是一首好歌了。
而有的曲子,除此之外,聽過還能讓人回味無窮,欲罷不能,猶如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那便可稱之為佳作。
這首粵曲小調就是如此,甚至再大膽一點,提前稱之為經典都不為過。
對於本土的觀眾來說,這就是久違的,真正的嶺南粵韻啊。
唱詞遊走在雅俗之間,既不失古典韻味又通俗易懂,令人聽眾倍感親切,雖然其結構簡單,但在編排上亦不失精緻與巧妙。
內容講的是女子牽掛千里之外的情郎,擔心他變心,又盼望早日能團聚,而在外的遊子亦想念家鄉,思念情人。
於是乎,這對分隔異地的有情人在中秋節看著皎潔的明月,隔空對唱心聲,互道衷腸,淺訴離殤。
正應了蘇白唱前說的那句,明月寄相思,天涯共此時,雖然分隔千里不能見面,但女有情男有義,那種心有靈犀的美好,已然溫暖人心,溢滿胸膛。
聽不懂粵語方言歌詞的聽眾,其實也沒有關係,因為真正有韻味的音樂是能說話的,它總能直擊你心靈中的最柔軟,讓你聽得入迷加上頭。
這首粵曲小調,用的是蘇白前世在國內被譽為「民族的交響音樂」,在國外被音樂評論家稱為「《蝴蝶的愛情》協奏曲」「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世界樂壇公認的種花管絃樂作品的優秀代表、開創了種花交響樂的里程碑,有情之殤詠,愛之絕唱之美譽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在這種神作的加持下,何須聽得懂歌詞?
聽眾只需要沉浸在那絕美的旋律裡,回憶起自己的故事,那唯美的音符就會自然而然的,在人們的腦海裡串起的一個個場景。
如與自己愛人的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相別離......心情亦隨著音樂的跌宕起伏而或喜或悲。
當離愁的苦楚與思念填滿了心間之時,伴隨著一句「中秋月影滌離愁」唱起,即便聽不懂歌詞,那浪漫唯美的主旋律也會一身輕盈的再次浮現,消你心中愁思於無形......
這就是音樂之美,它就像自然之美那樣,或許總是難以表達,但它們也總會與你內心剎那的光芒交融在一起,成為一次最美好的心靈邂逅,讓人回味無窮。
對於非專業人士尚且如此,而對與內行的人士,那就更是暴擊中的暴擊了。
別看曲子雖短,但是在曲子的創作上,就大膽的採用了西方交響樂與民間傳統戲曲音樂融合的表現手法,接著再填詞用本土粵曲的形式來演唱。
與此同時,還在粵曲的傳統唱腔上還做了創新與改進,使得其聽起來既不失粵韻之精髓,而又充滿了流行時尚的音樂元素。
這種操作,何止是超神,簡直就是超神,但凡懂點行的,想不被震撼到麻都有點難......
現場短暫的沉寂了一會後,猛地爆發出了一陣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與尖叫聲,所有人都站了起來,彷彿失去了痛覺般,瘋狂的拍著手掌!
「呼~,真是個鬼才啊,不對,是個妖孽啊!」
「這樣的人才實在是太難得了,您老這回是真的挖出了個大寶貝啊,哈哈哈!」
觀眾席上,一位文旅部門的大領導站了起來,心情激動的一邊鼓著掌,一邊興奮的對身旁的許老說道。
「哈哈,寶貝是寶貝,但這小子也沒那麼好,嘖,一身壞毛病,還滑得很,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還是要多敲打敲打才行。」
許老不禁大笑起來,雖然嘴上是似乎埋怨著蘇白的種種「劣跡」,但對其的欣賞與心中得意的神色卻也是藏不住的。
「嗨,天才嘛,難免性格怪異一些的,沒什麼大不了的。」
領導笑著擺擺手,又感嘆道:「哎喲,聽了此曲後,我回去怕得是三月不知肉味啊,不知道這後面還有什麼精彩歌曲,反正我現在已經是有點不敢想象了。」
「哈哈,我們拭目以待就好。」
許老嘴上是這麼說,臉上卻是早已經洋溢起了一股神秘的微笑了。
因為他初見蘇白,每每被震撼到通體發麻時,也總是這麼想的。
然而,在這裡,在他身上,那是永遠都是沒有最精彩,只有更精彩的啊。
所以要說這個的話,許老的信心都是爆棚的,只要蘇白沒喊停,那接下來就只有更精彩與更震撼!
待現場沸騰的聲浪停歇下來後,精彩的「中秋歌會」繼續。
「謝謝,謝謝!」
「再次感謝彭慧老師,好,我們繼續!接下來,一首《彩雲追月》送給大家,掌聲有請,南國紅豆曲藝社——林群老師!」
蘇白毫不拖沓,一曲唱完,立馬繼續,主持報幕加演唱,將「萬能打雜」的絕技發揮得淋漓盡致。
而現場好不容易才暫緩了一下的聲浪,也立馬就再次炸裂開來,直播間的彈幕同樣如此。
「666666!」
「哈哈,還有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