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說過了,他才十八歲,那些七八十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情,現在根本就不用急嘛。”
面對鏡頭,蘇白笑著調侃起了許老先生預訂自己的葬禮要他唱紅樓的事情。
“再說了,好聽的南音還有那麼多,這麼快就落訂也未免太草率了,他分分鐘會後悔的,嗨,不理他不理他。”
“什麼?他心意已決,不給他唱就化作冤魂纏著我?嘖,這話聽著不像是他性格啊,感覺像鄧伯多一點。”
“那我也不管啊,反正他敢化作冤魂纏著我,我就給他唱一本《大鬧廣昌隆》,直接帶他去城隍廟,見了城隍爺後,就看是他慌還是我慌,哈哈!”
“......”
玩笑只是玩笑,但蘇白是真的就拿出了一部《大鬧廣昌隆》出來,這是他給許老準備的驚喜。
而且也不用等以後了,聽過了蘇白的南音唱本後,一行人立馬就興致勃勃的要出發城隍廟了。
“《大鬧廣昌隆》這個廣府民間故事相信本土人士都很熟悉了,講的是一個姓劉的書生科舉考試落第後靠賣絲線為生,一天晚上他賣了絲線,去客棧投宿的時候,碰到冤魂小喬。
“小喬向他哭訴冤情,希望劉生能為她去城隍廟買張路票,幫助她報仇投胎。劉生答應了,並最終幫助小喬找負心郎成功報仇雪恨......”
旁白簡述起《大鬧廣昌隆》的故事內容,誠如他所言,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甚久,廣府人士都熟悉得很。
同時,在粵劇、電視劇、電影都有演繹過這個廣府民間鬼故事,屬於經典到不得了的那種了,旁白稍稍講述,有聽過的觀眾立馬就沸騰了起來。
故事內容是大差不差的,而令許老興致勃勃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沒人聽過這個故事原生態的地水南音版本,更是因為蘇白演唱的版本里,還藏著一份彌足珍貴的舊咩城市井風情。
“在劉生前往城隍廟買路票的這一段,曲中唱的是他從西關的沙基海灘,經過德興街,靖遠街、十三行、故衣街、槳欄街、打銅街,從太平門進城,沿著濠畔街,穿過歸德門,來到四牌樓,又北上跨過清風橋,途經咩城府,最後轉入城隍廟的所見所聞,繪聲繪色,風光儼然聽得見的咩城版《清明上河圖》,一曲韻盡,彷彿帶聽者回到晚清的咩城。”
“於是乎,大家都想以歌曲為線索,完整的重走一趟這段路途,體會一番百年前的曲中情景與意境,在時光的罅隙中尋找昔日的浪漫詩意......”
旁白將前因後果娓娓道來,直接就將觀眾們的期待之心給引爆,彈幕連“洗劫”小黃樓的大計劃都已經直接擱置不談了。
“6666!”
“好傢伙,咩城版的清明上河圖?好想聽啊!”
“哈哈,哥哥好暖啊,上一集就說要帶許老逛逛大咩城來著!”
“啊啊啊,我已經按捺不住了!”
“噗,聽鬼故事,尋找浪漫詩意,這也太喜感了吧?”
“哈哈哈,聽歌去旅行,還是穿越時空的那種?這也太好玩了啊!”
“......”
彈幕沸騰之中,鏡頭再轉場時,眾人已經來到了曲中主角劉生的出發點,沙基。
“這裡就是沙基了,真是今時不同往日咯!”
“傳聞在舊時咧,這裡常年停有船隻好幾千,有些是以船為家的漁民,但其中不少是花船。船與船之間用木架連著,綿延七八里,即使大風浪來了船隻也不會動。”
“這些木架的中間是空的,這樣船與船之間就形成一條水街,沿街還有水果食品賣。那些濃妝豔抹的珠娘,又叫艇妹啦,會穿著紅衣綠褲在沙灘邊上招攬顧客,招攬來的顧客就由小艇渡到江上的花船上尋歡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