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下午的大餐下午再說!」
鄧伯撇了蘇白一眼,眼睛閃過了一抹亮光,氣咻咻的又把那碗牛肉丸搶了回來,生怕再被搶一般,瞬間就呼嚕嚕的連湯都幹完了。
「咦,小氣。」
蘇白嘀咕埋怨一聲,眾人又是一陣開懷大笑。
「哈哈,人這麼齊,聊什麼呢?」
說曹操,曹操到,許老和陳導也來了。
他們的家人今天也會來,但是下午才能到,許老就先過來看看活動現場佈置情況,晚點接待各方面的領導,還得指望他老人家呢。
「老許來了啊,坐坐坐,剛剛在聊小白拍的電影呢,這麼快就拍好了,還把場面搞得這麼大,領導記者全都要來,這要是質量不行,就得丟臉咯。」
權伯起身招呼說道。
「我也不知道具體情況,要是質量不行,反正他負全責,哈哈!」
「哎哎哎,你們別給我壓力啊,就是很一般的粵劇電影,水準不高的,都把期待降低一點哈。」
蘇白笑著說道。
這片子就練手作,主要拍給老人們看的,本身就是香江早期的粵劇電影風格,期待是不需要太高的,主要能讓老人家們看得開心就行。
至於拍攝速度快,作品本就簡單,在現有技術條件支援下,那是想慢都不行啊。
「你越這麼說,我越是期待了啊,我想想,我有多少年沒看過粵劇電影了。」
許老哈哈大笑道。
他們這一輩人是最清楚的了,粵劇電影自20世紀30年代正式興起,並掀起第一波製作熱潮,開創了與粵劇舞臺藝術相互輝映、相互競爭、相互促進的歷史年代。
根據現有資料統計,粵劇電影的數量超過1000部,其中絕大多數為香江製作出品。
實際上,粵劇行業還有很多數字是令人驚歎的,比方說粵劇的戲劇作品,有記載的總數量就超過了11000部,這些數字是種花家其他所有劇種,包括京劇、崑曲等都無法企及的,高產似母豬......
粵劇也是最能代表廣府文化底蘊的,其所保留的大量古漢語元素,不僅讓粵劇有著抑揚頓挫的韻律,也讓唱詞深含古典清麗之美。
只是時代的飛速發展,現在再提起粵劇藝術,彷彿已經離人們的生活很遙遠了。
「露天電影,好有意思啊,哈哈,講真,我還真的從來沒有體會過呢!」
陳導則對現場的佈置大感興趣,其實就是以前農村露天電影的模式,但他也是隻聽過,沒經歷過的。
說起這個,鄧伯就來勁了,興致勃勃的回憶起來當年。
在那個文化娛樂還相對比較匱乏,這種露天電影的吸引力那無疑是最為巨大的,每當學校或者某個鄉里請來放映員播放電影,定將成為讓整個村莊沸騰的大事。
「哈哈,我們小的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有電影看了,四鄉八鄰,哪個村子晚上要放電影,這樣的訊息傳開,就像是喜從天降。」
「距離近點的,比如前後左右隔壁鄰村,那幾乎是全村出動,家家戶戶,門上鎖,狗護院。人人早早就扒拉完晚飯,不等天黑,一個個肩扛板凳,手挎竹椅,一路上歡聲笑語趕集似地奔赴露天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