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楚芊音突然全都懂了。
比如,故事裡的那個流落風塵的女子究竟是怎麼死的。
歌中主人公只唱道是“死因銀幾十兩”,卻沒說為何會欠下錢債。
但以一個後人的視角去看,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
一片片的鴉!
不是這個的話,又還能是啥?
而最令人難受的也是如此,你知我知,而最該知曉與醒悟的曲中人卻不知。
呵,他還以為那是好東西呢,還認為馨香翳膩可以解得煩憂,還貼心囑咐在下面清閒無事燂返幾口......
真解得了煩憂,又怎麼會攪到自縊懸樑......
可他就是以為那是好東西啊,越是渾然不覺,越是情真意切,就越是傷人。
楚芊音只感覺自己的心都要被扎爆了,血肉模糊的碎片彷彿就糊在了喉嚨裡,憤怒溢滿胸膛,堵得她都喘不過氣來。
無論是從小長輩的教育,還是學校老師的教育,都告訴她那是一段屈辱至極的黑暗歷史。
但她還真的是第一次真切得感受到,那個時代究竟有多麼的恐怖、黑暗和令人絕望。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無知,你連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可思想的覺醒哪有那麼容易,說到底,全是這些身處舊時代的社會底層人,用他們親身經歷的絕望和苦難去喚醒的啊。
而今時今日作為後人再回望過往,比這更可怕的,是遺忘。
時至今日,那些壞事幹絕的鬼佬都還不承認這事呢。
他們不承認就算了,最氣人的是鍋內還有很多所謂的高知還要認賊作父,花式幫忙洗地,甚至還有歌功頌德的。
說什麼晚清近代史,並不是原來的GM敘事裡講得那麼悲慘......
我呸!
想到這些,楚芊音都想租艘小船把他們全運到珠水上,一把火燒了!
欣賞歌曲有句話叫“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楚芊音現在只慶幸自己不是曲中人,而再聽著這首悲涼的南音,觀感已經全然不同了。
喪曲還是喪曲,被人遺忘了的時代的喪曲。
單調依然單調,僅有一架古箏和一個拍板,其實任你玩出花來,再豐富也有限,當第一眼的新鮮勁兒一過,還是難逃單調。
沉悶也依然沉悶,南音說唱那晦澀難懂的唱腔和慢悠悠的節奏,再加上時代變遷思想不同所產生的巨大隔閡,註定了並非人人都能感悟其中的微妙且細膩情感。
可她卻神奇的,不可思議般的開始愛上了這種沉悶和單調,只感覺在那搖曳而神秘的悲慼歌聲裡,每個音符都彷彿隱藏著前世的一個秘密。
尤其是看著它在今人的低吟淺唱中,帶著前朝的浪花拍打而來,不經意間便掀開了歷史的褶皺,讓人得以探訪到被世人遺忘的歷史角落,搜尋到被歲月塵封的線索和答案,感受到被風雲變幻的歷史大敘事所掩埋的市井小人物的沉重悲哀......
她控制不住的,心頭就湧起了一陣陣激動,連靈魂都開始為之搖曳。
“或許,我真該好好查查,芽蘭帶到底是個什麼帶......”
楚芊音心裡暗暗的想到。
又掃了一眼全場的聽眾反應,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眼眶紅紅,淚水打轉,不斷的抹著眼角,紙巾都不夠用了。
音樂是很私人,很主觀的東西,自己聽到的,感悟到的,理解到的,未必和這些老爺爺老奶奶一樣。
或許他們只是單純的為了曲中紅顏薄命的女子傷心,為男子的痴情而感動,又或許兩者都有,誰知道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他人輕易無法觸及的天涯,那是心靈最後一點飄渺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