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殘障兒童這個噱頭,還是為周其帶來了不少利益的。
比如發發朋友圈,或者有意無意跟富婆客戶們透露幾句,都能令他們對他增添不少好感。
小區也有一些人知道了他領養殘障兒童的事。
所以周其一般還真不敢對孩子動手,頂多是在外面吃了再回來,沒管小光在家吃啥而已。
每天上班也一直是把孩子關在家裡的。
偶爾會接他母親過來住一段時間,當然了,不是為了照顧孩子,是為了做給外人看的。
他當初保證過,家裡有人照顧孩子,他的父母相當喜歡孩子,並很是渴望帶孩子。
平時小光都在幼兒園,也不用他媽管,做做樣子,幾天就走了。
周其並沒有把孩子送去聾啞學校,而是送去了普通幼兒園。
理由也好找,這個縣城裡,沒有聾啞學校,帶去別的城市,他會丟失工作。
大家也能理解,並且如今的社會,對殘障孩子包容性還是比較強的。
周其又說存兩年錢,等孩子可以上小學以後,就去大城市的聾啞學校上學。
更是誇讚他為好養父,對待孩子用心了。
到底是別人家的生活,也沒人會一直關注,也就平時遇到了閒聊幾句而已。
如今已經一年了,想吃上網紅這碗飯的周其越來越沒有耐心。
如果賺大錢了,他很樂意讓他的工具人過的好一點,但是並沒有。
所以小光的生活水平逐漸下降。
玩具和衣服,都是一年前買的那些。
暑假期間自己待在家裡,飢一頓飽一頓的,文具也很少買,也就全靠孩子自己愛惜和節省。
周其一般不會打他,只是冷暴力。
孩子自己每天早起搭校車上學,晚上下車自己走回家,無人接送。
因為他的養父,對外稱一天要打三份工賺錢給孩子治病,買人工耳蝸等等。
鄰居們不僅沒有譴責他這種行為,還對他很佩服很讚賞。
小光心裡也很感激養父,到底是有了家,可以上學,有衣服穿,有飯吃,也沒什麼不滿的。
雖然沒人做飯,但是廚房有米和麵條時,他自己煮來吃也不會捱打。
可能有捱罵吧,因為養父的臉色不好,指著他很激動地說了什麼。
但是他聽不到也不確定,反正沒打就行。
小光只要在家餓的受不了了,就自己在廚房找吃的自己做。
沒有就多喝水,等養父回家偶爾會帶,總歸不會餓死他。
而且周其後來覺得,這孩子自己煮好像更省事,反正他也不可能真把人餓個好歹,乾脆屯糧讓他自己煮來吃了。
還省的他打包回來。
…………
影片依舊堅持在剪輯,小光也在慢慢長大。
找了個帶孩子去別的城市上聾啞學校的理由,周其在小光七歲的時候,帶著他離開了縣城。
實際上卻是帶著孩子去了一個山裡,租了一個山民的土房子住著。
然後把原來的賬號登出了,又把自己和小光曬黑後,營造了新人設。
大山裡的聾啞孩子。
人不狠,站不穩,為了新人設,他可是下了本了。
花錢忽悠一些沒什麼文化的老太太老頭子配合著拍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