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飛也沒想到流言的走勢會這麼理智。
雖然也有他派人從中攪和的原因,但是百姓們卻也不約而同地偏向白家。
這就是聲望帶來的好處了!
與此同時,家中有姑娘大約在1316左右的,紛紛開始著急了,若是以往,交不起人頭稅的他們,確實從未想過護姑娘。
如今姑娘不止能自己掙錢交稅還可以養家,再讓他們白送給別人家,顯然不可能!
即便是選擇招女婿上門,也不能把姑娘白送了。
所以城中開始了相親行動。
大家都盯上了在白家做事的小夥子,如果他們能成,那不就是門當戶對嗎?
一時之間,城內出現了一股成親的熱潮!
為了不影響做工,他們還把婚禮定在了下工之後。
雲飛都不知道收到多少家邀請了,每晚都有喜宴參加。
直到大部分單身年輕的少年都結完後,剩下的姑娘依舊發愁。
男女比例差距依舊太大。
往年還會徵兵役,青壯男丁被大量帶走。
這幾年倒是沒有徵。
因為朝堂的混亂,徵兵役分到哪個軍營也成了爭執不休的話題,所以乾脆不徵了。
誰也別想佔便宜。
那群學子的名聲算是臭了,鎮上的商戶家女子都看不上。
畢竟才學沒有,人品稀爛,還得罪了白家的人,一點價值都沒有。
白家不是最有錢的富戶,沒有什麼權勢滔天的實力。
但其的聲望很高,靠著仁義二字,讓寧國上到八十下到三歲的人群都對之欽佩不已。
尤其是女子們,更是把白家當作唯一救贖。
所以可想而知了,僅憑几位風流才子的抹黑,根本無法動搖。
…………
隨著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白家的門檻也快被踏平了。
其中也有好的男兒,但是雲飛和三位夫人總覺得不夠滿意。
可能是因為,不是自己女兒們歡喜的,只看條件的婚姻,終究是心有疑慮吧。
在三個孩子平安長大到14歲那年,宋家大公子,終於傳來了好訊息。
十七殿下大業已成。
雲飛手中的紙條,只有這麼一句話。
他笑了,然後放到蠟燭上將它燃燒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