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幾位夥伴同情地看著那位女同學,“難怪青青的手指頭,經常纏著創口貼。”
“我還以為是因為要保護手指呢。”
畢竟受傷的話,可能會貼一個,兩個,三個手指頭……
但是沒見過,十個手指頭都貼的。
譚思希模擬了一下繡花,很認真地詢問道:“青青啊,你是怎麼做到,十個手指都受傷的?”
青青:……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這是可以問的問題嗎?
拿起了線掉了針,撿起了布,又不小心碰到了針………
後面媽媽們的話題風開始變了,個個都開始自爆自家孩子的一些趣事。
譚思希已經識相地帶著朋友們去小花園裡吃東西。
大人們的話題,小孩子還是不能多聽………
餐桌上的吃食,有甜點,中餐,西餐,小吃,可以說囊括了所有口味。
總之下午茶結束後,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意。
有幾位媽媽還約好了,等星期一孩子們上學後,一起去新開的養生館護膚按摩。
…………
有人約譚希希出門玩後,她果然少睡了很多,每天都高高興興地出門。
打麻將的時候,困得打瞌睡,都要打完。
還有護膚的時候,舒服地睡過去後,醒來時又有精神再逛一圈街了。
也是發現原來這瞌睡能控制,大家才徹底放下心來,覺得平時可能是譚希希閒得太無聊,所以才會犯困。
於是不再糾結著去哪個醫院檢查身體了,開始積極地給她找事幹。
天亮譚父就喊她一起去公園裡打太極,中午譚母喊她幫忙種種菜,澆澆花。
下午譚希希就實在撐不住了,即便是站著,都能睡過去。
晚飯時叫醒她,吃飯,看電視,輔導譚思希功課用不上她。
畢竟她其實是學渣……
智商再高,也擋不住她不聽課,上課就睡覺啊。
到了晚上,雲飛在夢裡給孩子上課,她就在他們旁邊,變成貓咪守著。
這種平淡且溫馨的日子,又過了三年。
譚思希十三歲,她命運轉折的這一年,譚父終究還是離開了人世。
儘管他一直專注養生,又沒有什麼愁思,還是沒能多活很久。
大概是命吧……
明明前一晚還戴著眼鏡,樂呵呵地陪家人吃晚飯,看新聞,到了後半夜,身體卻開始逐漸冰涼。
等到發現,並送到醫院時,已經徹底沒了呼吸。
生命的流逝,就是這麼地突然,唯一值得欣慰的,好歹算是壽終就寢。
雲飛也從島嶼上,趕了回來參加葬禮。
在葬禮上,譚家大伯一家果然來了,同行的還有他那兩個兒子,兩個兒媳,三個孫子,兩個孫女。
浩浩蕩蕩的一家子,進到靈堂就開始痛哭,話裡話外都是什麼,沒有後,死了都沒男丁送葬。
譚希希小的時候就知道奶奶家不喜歡她,也不喜歡年齡大後才生出她的媽媽。
此刻聽著這些話,更是反感到了極點,“大伯這話是什麼意思?我爸三代同堂,怎麼就沒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