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我國爆發了亙古未有的大饑荒,不光是農村農村餓殍遍野,就連城市裡很多人都吃不上飯。
而有的地方,甚至傳言還有易子而食的事情發生。
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根本體會不到那種生不如死的滋味……
很不幸的是,小胖鬼梁琛就是這一年出生的,我很難想象,在那個大人都被餓死的年代,他一個剛出生的毛娃娃是怎麼活下來的。
梁琛出生在大同一個叫馬林澗的小村子,他母親在生完他後沒幾天就去世了。而他的父親梁建民則是村子裡的白事人,同時也是小有名氣的一個刻碑匠。
也不知道梁建民是怎麼把梁琛給養大的,因為那時候梁琛還不記事,所以就連他自己都覺得父親實在是太偉大了。
說句有些喪良心的話,按說那個年代死那麼多人,梁建民白事和刻碑的‘生意’應該會很好才對。
可是事實恰恰相反,那時候人人家裡連鍋都揭不開,哪還有錢請人做白事,幾乎都是找一張草蓆,將死者簡單裹住後匆匆下葬。
再有慘的,甚至連一張草蓆都沒有……
或許是命硬,或許是梁建民平日善事做的多,積了陰德。
父子倆竟然就這麼把那段日子給熬過來了,梁建民本以為之後就能過上吃飽穿暖的生活了,可誰知6年後,另一場浩劫席捲了全國。
在‘掃除一切牛鬼蛇神’的號召下,梁建民竟然也莫名其妙被被扣上了‘封建迷信’的帽子,批鬥、關牛棚,幾乎能受的罪他全受了。
結果梁建民沒承受住,直接上吊了。
萬幸的是當時那些人雖然瘋狂,但也沒有把‘魔爪’伸向梁琛這個只有六歲的孩子。
雖然沒人迫害,但也沒人去管他。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梁琛知道從今往後只有自己一個人了,將父親安葬了以後就獨自離開了村子。
一個六歲大的孩子,連飯都吃不起,而且還是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所以離開村子也走不了太遠。
梁琛當時徒步走到大同市裡,早已記不清腳底磨破了多少血泡,最終餓暈在了路邊。
那時候梁琛以為自己快要死了,可是當他睜開眼,竟然發現自己躺在溫暖舒適的炕上,而旁邊正盤坐著一個頭發花白,卻精神抖擻的老太太。
“老奶奶,這裡是……”梁琛滿心狐疑看著眼前的老太太,只見她頭髮白如雪,臉上的皺紋雖多,但卻看不出一點老態。
“呵呵,你叫我柳婆婆就行,見你暈倒在路邊,所以把你接回我家了。”老太太的聲音很好聽,笑起來也特別的慈祥。
“孩子,你叫什麼名字啊?你家裡人呢?”柳婆婆見梁琛沒說話,接著問道。
不說家人還好,一說起來,梁琛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悲痛,撲倒柳婆婆懷裡嚎啕大哭起來。
梁琛似乎終於找到了宣洩口,邊哭邊把自己心裡的悲痛跟柳婆婆說了一遍。
柳婆婆聽完後也是一陣唏噓,心疼的摸了摸梁琛的腦袋道:“好孩子,婆婆也是一個人,從今以後,我就是你的親婆婆,咱倆就相依為命吧。”
就這樣,一老一小就在柳婆婆家裡住了下來。
之後的日子,柳婆婆每天很早就出去了,回來的時候總會帶著很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