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迷失了,我希望,是我自己找回了自己。
嗯,如今,再一次重新整理了斷更時間,差不多快三個月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詳細地描述這三個月來所發生的事以及所感所悟,只覺得,人生突然變得很陌生……陌生到我甚至都不想去認識它……
只想簡單地,說說就好。
直接進入小段模式吧。
第一小段:
“大運”的後輪組好像有點毛病,每次騎車用力大一些的時候,後輪上的鏈條都很容易伴隨“咔”的一聲跳一下,但又還沒到跳擋的程度。
嗯,我不喜歡這種騎行感覺,而且,這也有安全隱患。
所以,我在命運的安排下,找到了距離公司七公里外的一家腳踏車銷售店,請那裡的師傅幫我修車。
嗯,那家店的老闆娘是一位短髮中年婦女,說話中氣十足。而修腳踏車的師傅,看上去也有五十多歲,像是挺有修車經驗的人。一開始,我的直覺告訴我,他們是信得過的。
再加上,他們會說帶有我們家鄉口音的粵語,自然地,親切的感覺就會加分。
修車師傅檢查了“大運”的後輪組,發現是後輪中間的杆快要斷了,建議換掉。但是,我的“大運”是YJ牌的,後輪的裝輪構造還是以前那種擰螺絲的,而不是像當下那種比較流行的旋入式的。所以,要麼要訂做,要麼就換旋入式的。
嗯,我不喜歡麻煩,所以就請他幫我換旋入式的。
不過,他表示如果要換旋入式的後輪轂,那些齒片也要跟著換,費用要三百塊左右。
嗯,我還是沒有猶豫地同意換。接著,我表示,我腳踏車的後輪轂是27點5寸的,希望他幫我找相對應的尺寸裝好。
他笑著表示那是肯定的,因為不同尺寸的輪轂會裝不上去。
之後就是更換後輪組的過程,略過。
更換完之後,我試騎了一下,感覺還可以。畢竟,當時我試騎的路段是鋪水泥磚的。
因此,我滿意地付款之後就離開了。
直到我騎到平坦的水泥路之後,才感覺到後輪不夠圓,總覺得後輪在行進的過程中一翹一翹的。明明是平坦路,卻感覺是行進在顛簸的路段中。
很明顯,我的內心會覺得不舒服,我開始懷疑輪轂是不是26寸的,那修車師傅是不是換錯輪轂給我了。
嗯,這些,都需要證據。
我真的很討厭麻煩,所以在回到家附近時,我就去附近的腳踏車修理店請修車師傅幫我看看“大運”的輪轂是不是換小了,如果是,那就幫我換個外胎。嗯,那修理師傅瞄了幾眼就告訴我,應該是換小了,但他也沒有27點5寸的外胎。
好吧,感覺,還是要抽時間回去找幫我“大運”換輪轂的修車師傅。
不過,我想更確定輪轂是不是真的換小了。
於是,我開始研究後輪轂上貼著的標籤,希望從那標籤上找到一些能證明它尺寸的資訊。
嗯,資訊是有,但我看不懂。
但不怕,我有心,直接上網查。
經過好幾番努力,才終於證實了輪轂標籤上的資訊所對應的尺寸就是26寸!
當時的我,說實話,挺生氣的。
我把那不滿一直保留到第二次去找那修車師傅,心想一定要讓他認識到錯誤。
當時的我,其實是一點都不冷靜的。
我當時之所以不滿,除了因為覺得他把輪轂換小了以外,還有就是他在換輪轂的時候,一直不停地吐槽YJ和FH品牌以及他不斷地自誇修車經驗令我覺得不太爽。
而就當我以為我能令他意識到自己錯的時候,我被“打臉”了!
嗯,第二次見面,我表示他是不是換錯輪轂了,是不是換成26寸的。
沒想到,頓時,他就立馬變臉表示不可能!他還是那句不同尺寸的輪轂是裝不上去的!還有,老闆娘也在旁大聲地說:“人家師傅修車修了幾十年了!怎麼會錯呢?!”
哇,當時那個陣勢,弄得我都不敢承認我是對的。
只好,弱弱地讓他幫我換個新的外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