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為有了選擇,才會變得挑剔。
嗯,這句話讓我想起了當年做第二份工作的自己,那時候,中午休息時間是一個半小時,而我吃完午餐後,大概只剩下四十五分鐘左右可以自由安排。
那時候的我,並不沉迷手機,而是抓緊時間寫東東或寫歌,明知道不午休容易令下午工作的自己產生睏意,但也不介意,一心投入到自己喜歡的創作中。
所以,那段日子是我目前生涯裡創作文章和歌曲最多的。
再看看現在的我,中午有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吃完午餐之後,我都還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
但,我做了什麼呢?
嗯,刷短影片。
可,明明就不是很想刷,也沒什麼非常吸引的內容值得刷,但就是覺得精神空虛,就是忍不住不停地刷。這種感覺,是我目前很厭惡卻又暫時無法擺脫的存在。
像個木頭一樣刷,一直刷到下午上班,等到上班的時候,睏意立馬就來了,完全沒有工作狀態。當年的我雖然也沒有午休,但看到自己有創作成果,心裡的愉悅還是能令我戰勝睏意。現在什麼都沒有,還消耗了更多的心神,自然就抵不住睏意的攻勢。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我認真想了想,似乎是因為如今的我多了很多選擇。
手機比以前進步了,短影片盛行,遊戲也多,內容豐富,可以有很多的選擇。
然而,當選擇多了的時候,我當初的愛好也會被淪為一種選擇。
於是乎,當心情不好的時候,那些短影片所帶來的短暫快樂就能乘虛而入地征服我的感官,漸漸地,我就會被麻木在那種所謂的不是真正快樂的短暫快樂裡,從而迷失自己,最後讓愛好都失了寵,令自己活成一個刷手機的機器。
所以,當我看到“人因為有了選擇,才會變得挑剔”這句話時,內心很感慨。
嗯,這句話其實也挺有道理的。
現在很多人的挑剔,的確是因為有太多的選擇了。比如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好吃,換做以前老一輩艱苦年代那時,有得吃都算不錯了,還這挑那挑。生活中的例子多的是。
當然,能有更多的選擇,是說明了社會在進步,這是客觀的美好。只是,若因為社會進步了,而人的內心心態卻退步了的話,這便是主觀的淪落。
嗯,不過觀點既然能成為觀點,自然就不可能有絕對。有正方,自然會有反方。正確與錯誤,也不過是相對的。
因此,以上內容,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然後,進入小段模式。
第一小段:
今年國慶假期回家,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