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9章 八股取士應試方案 (1 / 3)

“所謂科考,也是考試的一種罷了。只要是考試,就有能應對的作……應試方式。”

這個世界的科考有些奇怪,雖然是明清時代的八股取士,但是對文章的把控沒那麼嚴格。

或許是因為北玄國沒統一天下,迫切需要各種人才。

北玄的科考,既有文試,又有武試。姜子蘇就是往年武試的武狀元。

至於姜燕鳴的這些學生,肯定都是走文試的路子。

“比如說今年的這個題目,今年的題目是啥來著?”

沈言連忙說道,“今年的題目是策論,如何養性。”

他雖然沒考到過會試,但是有關注過這方面的訊息。

每年會試的題目,在會試三個月之後就會被放出來,連同優秀文章一起,供學子們參考學習。

沈言雖然是個落榜書生,但也是過了童試,有功名在身的,閒來無事也會讀一些來提升文學素養。

“很好,那我們就這個題目來分析一下。”

這就是個命題作文,姜燕鳴也是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命題作文怎麼寫早就鐫刻在她的腦子裡了。

再者,姜燕鳴前世有個思想家,叫李贄,他應對科考的方式,就是背滿分作文。

八股取士的本質就是這樣,只要按照他規定的題目寫出來了,什麼引經據典的,出處都不重要。

當然,現代作文和八股取士的區別很大,八股取士前期後期也有很大差別。

這個世界的北玄國八股文處於起步階段。

君不見大名鼎鼎如蘇軾參加科舉寫文章時用典還自編了一堆沃茲基碩德的名言名句嗎。

人家能自圓其說,能用一對論證圓回來,畢竟考官他不知道出處他也不能說引用的不對。

所以,姜燕鳴給這些走科舉路子的學生,分享的就是蘇軾的自編典故方式和李贄的背名篇的方式。

“編典故這個難度很大,考官他也不是一般人,你用的典故究竟有沒有依據他是能看出來的。”

蘇東坡也是藝高人膽大,年少輕狂,才敢這麼做。

“所以,這個時候就推薦使用這種方式,直接背前人的文章。前人的滿分文章,他肯定是有出彩的地方的。”

那位思想家李贄,背了五百篇滿分作文,直接揭開了八股取士的遮羞布。

“原來如此,受教了。”

眾人一番恍然大悟的樣子,紛紛行禮。

沈言一臉糾結,“可這樣,真的能體現我等的真才實學嗎?”

“呵,”姜燕鳴嗤笑一聲,“真才實學?等你能參加春闈,再來考慮本小姐的方法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