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耿文揚趕回栢城後,立即召集莊復晉、丁勇峰、耿文斌和王文東等人開會研究制鎖分廠搬遷方案。
莊復晉首先發表意見道:「科技實業公司這邊本來地方就不大,沒法再把制鎖分廠搬進來。傢俱分廠那邊地方倒是有,但是下一步恐怕也會面臨拆遷,我的意見是還不如到市開發區那邊弄個新廠區。」
科技實業公司下轄制鎖分廠和傢俱分廠,三個廠區各在一處相距較遠,著實難管理的很。不如趁著這次制鎖分廠拆遷的機會,把三個廠區徹底整合到一起,還可以藉機把生產能力再行擴大一下。
耿文揚琢磨道:「莊總說的倒是個很好的辦法。」
耿文斌提醒道:「我聽說市開發區那邊地價很高,每畝地在五六千呢。」
「市開發區在東邊,那兒都是老百姓種的地,徵地費用當然貴。」耿文揚道:「礦北區那邊都是些不長草的石頭山地,自然就不值錢了。」
「咱們現在有錢了,五六千也不怕。」他對莊復晉叮囑道:「莊總先去跟開發區接觸一下,看看他們那邊有沒有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
「行!會後我就去找他們聯絡。」莊復晉道:「開發區那邊一時半會兒建不起來。中間這段空,制鎖廠怎麼辦呢?」
耿文揚道:「先搬到電子公司去吧。那邊有兩個空餘車間,可以暫時借給制鎖分廠用。」
電子科技公司廠區裡有兩座廠房原本是為了擴產用的,但今年遊戲機和卡帶的銷售情況不是太好,擴產的工作便暫時停了下來,正好借給制鎖分廠使用。
但是,耿文揚絕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次的廠房借用,給科技實業公司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後果。
十二月初,耿文揚和甘若蘭陪著甘望宗再次來到了瑤池村。甘望宗此次來瑤池村,是因為他請來了中醫藥大學的蔡鍾波教授給村民們介紹中草藥種植的選擇和竅門,所以必須親自到場。
藉著甘望宗和蔡鍾波跟村民們座談的機會,馮慶業拉住耿文揚道:「耿總,有個事還得麻煩您幫幫忙。」
自從跟半山村發生攔路的矛盾,瑤池村仗義出面以後,耿文揚跟村裡的關係立刻上升了好幾個臺階。
再加上他又如約在葫蘆峪新建了一座蓄洪攔水壩,而且還裝了一座小型發電機組。夏季雨水多時可以利用蓄積的山水發電,供村民們免費使用。因此現在的耿文揚相當於瑤池村的編外村民,儼然已經不是外人。
「老馮,有什麼事你說。」耿文揚敞亮道。
「是這樣。」馮慶業道:「我們和周圍幾個村子在山上種了些蘋果、桃子、杏和梨樹,每年能產個五六十萬斤。但是銷路不好找,自己弄到山下去賣成本又太高,所以每年都賣不掉,經常有爛在樹上的,怪可惜了得。」
他期盼道:「我是想明年你能不能幫著找幾個大買家多買上點,替我們多找個銷路?」
「五六十萬斤可不少啊!」耿文揚皺眉道。
「是啊!我們這兒還不算多的。」馮慶業道:「山南邊的幾個村子聽說一年能收一百多萬斤呢。」
為了幫助海西山區脫貧致富,所在區域的幾個縣都採取措施鼓勵老百姓種植果樹。但是物以稀為貴,種的多了產量自然就上升很多,周圍縣市的消化能力又有限,因此多有水果滯銷的現象發生。
而水果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易儲存,蘋果還稍好點,桃子和杏幾乎存不了多久就會爛,因此摘下來必須馬上運走,絲毫耽擱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