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辦公樓的搬遷事項有了眉目,他不禁關心起電子學校升級為高職院校的進展來,扭頭衝鄭群力問道:「鄭總,電子學校升高職的事辦的怎麼樣了?」
鄭群力忙道:「上個月已經把材料彙報到省教育廳了,按計劃兩個月後會派出稽核小組對學校進行全面的審查評估。」
「這個事是目前的重中之重。」耿文揚叮囑道:「隨著高校一步步的擴招,如果不及時升級為高職院校,很快我們就會面臨生源不足的難題。等到了那個時候再想辦法升級就晚了。」
鄭群力趕緊道:「是!我會督促顧校長抓緊的。」
視察完新辦公樓後,當天下午他又叫著鄭群力一起來到高新區電子工業學校對其升級準備工作進行檢查,同時還要跟高科技研發中心技術負責人俞虹等人舉行座談。
有了高科技研發中心眾多碩博士的加盟和海西文揚職業技校的併入,電子工業學校在師資力量和辦學規模上都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各項指標均已經滿足。
顧珊帶著兩位領導圍著校園各個建築物逐一巡查了一遍。鄭群力趁機詢問道:「耿總,研發中心成立才幾個月的時間就花掉了五千多萬,加上前期準備工作總花費已經超過了六千多萬,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不多!」耿文揚道:「高新技術研發就是有投入多花錢多的特點,要不然為什麼一般企業幹不了這活?因為沒有足夠的實力來支撐啊。」
「可是……」鄭群力一直搞經銷和貿易,加上僅有中專學歷,所以對理工科技研發的艱難程度瞭解不多,有些抱怨道:「我們投入都講究要有相應的產出。我看他們六千多萬投進去,到現在都沒什麼動靜呢。」
耿文揚不得不解釋道:「六千萬投進去就想有動靜,你也太心急了。把眼光和格局放高點,想在微電子行業取得成就,不砸進去幾十上百億是很難有成效的。」
幾十甚至上百億!?鄭群力驚訝道:「這麼大的投入不會影響到我們集團公司的正常經營吧?」
濱海文揚控股集團公司在去年完成產值二十八個億,淨利潤四點二個億。如果按投入一百億計算的話,幾乎是將集團公司二十三四年的全部利潤投入進去。照此推斷,一個高科技研發中心毫無意外會拖累甚至拖垮掉兩萬多人的整個集團公司。
鄭群力好不容易才過上人五人六的像樣生活,可不想因為一個研發中心而再次一朝回到解放前。
耿文揚笑道:「你擔的什麼心呢?這些錢又不是一次性投進去。所謂細水長流,今後二十年大概能投入這麼多吧。」
按照鄭群力剛才的計算,這筆錢攤銷到二十年裡也不算少。他忍不住勸說道:「耿總,要是把公司全部利潤都投到研發中心,難免會影響到我們自己集團公司今後的發展。我覺得還是慎重點的為好!」
「事物都是在發展的。」耿文揚耐心解釋道:「很快電子行業將會成為最賺錢的買賣。我們投進去的這些錢看著很多,但是一旦研發成功,帶來的回報將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數目。」
「等到了那個時候……」他嘿嘿一笑道:「你就會為我們現在的決策而感到慶幸。」
「是嗎?」鄭群力依然有些不大放心道:「能掙大錢那是最好!可是現在……」
「別可是了!」耿文揚指著前面的研發中心大樓道:「你把這裡當成我們金蛋的孵化器就行了!」
金蛋的孵化器?鄭群力心道:「我覺得把它叫吞錢的饕餮巨獸更恰當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