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文揚控股集團公司透過競拍拿到了栢城市日用化學品公司百分之七十的股權,從而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拍賣會結束的第二天,鄭群英和郎亦齊巴巴地來到耿文揚辦公室報到,請示下一步他們該怎辦。
耿文揚安慰他倆道:「日化公司的人事安排暫時不動,以後你們倆職務不變,但是經營思路得改變一下。」
「經營思路?」鄭群英和郎亦齊搞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覷道:「耿總,請您明示!」
耿文揚耐心講解道:「你們廠的產品,不管是洗衣粉還是化妝品,主要走的都是低端路線,售價太過便宜,利潤也就高不到哪兒去。」
鄭群英叫苦道:「耿總,我們這也是被逼的迫不得已啊。」
郎亦齊幫腔道:「是啊!我們廠的產品提不上價去,只能靠著低價薄利多銷才能勉強佔領一塊市場。要是把價格提上去,老百姓就不會買我們的了。」
「我知道。」耿文揚笑道:「我並沒有責怪你們,而是幫著你們分析一下,找出不好提價的本質原因來。」
鄭群英皺眉道:「耿總,我們也分析過為什麼會這樣。最後得出結論,老百姓崇洋***的觀念太重,總覺得老外的東西就比咱們國產的好,所以才肯花好幾倍的價錢去買那些昂貴的國外品牌,咱們國產的就沒人要了。」
耿文揚道:「我收購了你們公司以後會改成陸港合資企業,除了現有品牌產品外,還會增加新的產品系列,價格也會提上去的。」
「那可是好!」鄭群英高興道:「港島的品牌老百姓還是認的,估計不愁賣。」
耿文揚笑了笑道:「配方這一塊兒港島那邊會給一套新的,到時候你們按照新配方生產即可。」
「好的!」鄭群英和郎亦齊興奮地摩拳擦掌道:「幹我們這一行的,配方是最關鍵的東西。有了港島那邊給的配方,咱們一定能打個翻身仗。」
看著他倆興高采烈的樣子,耿文揚不禁暗樂道:「哪有什麼港島的配方?我只不過打算從輕工學院買幾個專利罷了。」
不過九十年代末期,國內的消費者對來自西方和港島品牌的洗滌化妝用品有著謎一般的喜愛。借用港島產品的名義後,大機率會比日化廠原有的品牌價格高賣的好。
三月下旬春分時節,江曉勇從米國乘飛機回到海州,跟顧培騰和甘若蘭一起辦理濱海騰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註冊事宜。
耿文揚和甘若蘭把孩子交給耿匯中夫婦照看,驅車趕到海州機場接上了不遠萬里歸國的江曉勇博士。
耿文揚原以為江曉勇得是個文質彬彬瘦若文藝青年的形象,沒想到見了面一瞧,居然是個兩百多斤又矮又肥的大胖子。
在甘若蘭介紹下耿文揚跟他握了握手錶示歡迎,立馬試出這夥計手上沒有半點勁道,白白可惜了他那肥碩的體型,堪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繡花大枕頭。
江曉勇見到耿文揚也是暗暗吃了一驚。他原本以為初中畢業在社會上闖蕩出一番天地的耿文揚應該是個形象粗曠、蠻橫不講理的彪形大漢,沒想到卻是個溫文爾雅的帥氣小夥。
兩個人見面後,各自在對方心中的形象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彼此心照不宣地打著哈哈寒暄了起來。
耿文揚心裡暗道:「怪不得我老婆看不上江曉勇,他這麼胖的體型的確是不怎麼讓人喜。」
三個人開上車回到市區時已經接近中午一點鐘,腹中難免有些飢餓。好在顧培騰和施枝俏已經在新開的一家海鮮館子要了個包間點好飯菜等候多時了。
來到海鮮館子見了面後,顧培騰和江曉勇簡單寒暄了幾句趕緊招呼道:「大家都餓了吧?先吃飯吧,吃完飯咱們再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