栢城電子工業學校歸屬文揚控股集團公司後,耿文揚對其給予了資金上的大力支援,不但將教學用計算機全部換成最新型號,還出資把教學樓和宿舍樓裝飾一新,並且配備了空調和彩色電視機。
但該學校原有校園太小,招生規模上不去不說,就連新招來的年輕教師都無處安置住所。耿文揚斟酌良久後,終於決定在高新區教育地塊新徵上一塊土地用於建設新校區。
九月的最後一天,耿文揚帶著鄧義合、顧珊和秦亞茹驅車趕到高新區與祝炳忠匯合後一起來到東南角預留的教育地塊勘察現場。
祝炳忠指著地圖上的j912地塊道:「耿總,這就是我給你推薦的j9到j12地塊。這四個地塊加起來約有一千二百多畝地,大概成一個四方形,很適合建設校園。」
耿文揚看了眼地圖,又打眼觀察了一下現場地貌,然後詢問道:「我們要是在這裡建新校園,肯定會把中間這兩條路涵蓋進去。這個沒有問題吧?」
「沒問題!」祝炳忠信誓旦旦道:「地圖上面的路只是示意道路,如果你們把四個地塊都買下來,這裡面的路當然就沒有了。」
「不過……」他指著四個地塊中的兩條路道:「那這樣的話,兩條路所佔面積也得算在徵地範圍內的。」
「這個沒有問題。」耿文揚大方道:「既然劃到校區裡面,我們當然會掏錢的。」
「那就好!」祝炳忠慷慨道:「你們學校是第一個入駐我們高新區的教育機構,我會在徵地費用上儘量給予優惠和照顧的。」
耿文揚把顧珊叫過來吩咐道:「顧校長,新校區建設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從徵地開始你就負責吧。」
顧珊當然明白這是姐夫給自己鍛鍊管理能力的機會,趕忙點頭道:「耿總,您放心吧,我會處理好的。」
新校區的建設方方面面都要花錢,難免涉及到錢權上面的交易,因此耿文揚選擇甘若蘭的堂妹顧珊負責此事,以免留給鄧義合和秦亞茹鑽空子撈錢的機會。..
鄧義合看到自己身為一校之長卻白白錯失掉了大吃回扣的寶貴機會,無能為力之餘只能是暗道可惜。秦亞茹倒無所謂,反正她是排名倒數第一的副校長,平日裡只負責抓教學和學生管理,跟錢相關的事根本沾不上邊。
耿文揚叮囑顧珊道:「徵地手續辦完後,先找個設計單位把學校的總圖佈置給好好規劃一下。設計方案必須經過我的同意才行。」
「嗯,我記住了。」顧珊心道:「我姐夫對新學校這麼上心,看來今後多向他彙報著點比較保險。」
耿文揚前世親眼見證了西方在微電子行業對華夏的無情打壓,如今重活一次,自己手下的集團公司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正是開始進軍該行業的最好時機。
他準備以電子工業學校建設新校區為契機,專門成立一所主攻微電子技術研究課題的高新科技研發中心,逐步進入到晶片等前沿微電子技術研發領域並佔有一席之地。
但是還沒等他把自己的想法付諸於實施,國慶節剛過,李玉芬領著栢城市日用化學品有限公司的兩個領導找上門來。
李玉芬曾經是市日用化學品廠的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因此跟車間和廠裡的領導相對比較熟悉。如今曾經的領導求著她穿針引線跟自己兒子見面,李玉芬甭提多有面子了。
她首先介紹道:「文揚,這是市日化廠的鄭廠長和郎書記,他們有個事想找你幫忙。」
李玉芬依然習慣用工廠改制前的稱呼,把公司總經理鄭群英稱之為廠長。好在公司黨/委書記郎亦齊的名頭並沒有叫錯。
看在母親的面子上,耿文揚趕緊熱情招呼著鄭群英和郎亦齊坐到了沙發上。
耿文揚不喜歡浪費時間,開門見山道:「鄭廠長,既然你們是我母親的老領導,有什麼事直接說就行。我能辦得到會盡量去辦,要是辦不到的話只能說句不好意思了。」
「這個……」鄭群英和郎亦齊對視了一眼道:「耿總,情況是這樣……」
鄭群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細細講述了一遍,耿文揚這才明白他們今天登門造訪的來意。
栢城市日用化學品公司主打的是洗滌和化妝用品,包括洗衣粉、洗衣液、各類肥皂香皂和常用的護臉霜、護手霜等低檔次護膚化妝品。
原本該廠產品的銷售範圍覆蓋了栢城市轄區及周邊幾個縣市,銷量還算不錯。雖然該廠產品檔次一般,但勝在價廉物美,在栢城及周邊老百姓心中的口碑還算可以。
但隨著九十年代國內外大品牌洗滌和化妝用品在濱海省日化市場逐漸佔據了絕對優勢,栢城市日用化學品公司生產的產品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滯銷現象。企業的經營形勢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由於日用化學品公司已經改製為股份制企業,市裡面研究後決定將一輕局持有的百分之七十該公司股份轉讓給一家實力雄厚的投資方,從而使企業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鄭群英和郎亦齊等公司管理層共同商量後,決定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爭取能拉來一家靠得住的大企業。幾個人想來想去,不約而同想到了栢城市數一數二的民營企業:文揚控股集團公司。
更妙的是,日用化學品公司勞動模範李玉芬的寶貝兒子正是該集團公司的創始人和董事長。本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原則,兩個人這才急匆匆找到李玉芬,央求她引見耿文揚商量此事。
耿文揚聽罷皺眉道:「鄭廠長,不是我不肯幫忙,我們集團公司最近沒有涉足日化行業的打算。所以很遺憾,我對你們公司不感興趣。」
鄭群英聽到他一口回絕,登時大失所望。但郎亦齊卻不死心道:「耿總,我們兩個來求你幫忙還有個特殊因素。我說出來,您可能就會對我們公司感興趣了。」
「哦?」耿文揚好奇道:「郎書記,你說說看,我聽著呢。」
郎亦齊清了清嗓子道:「一輕局打算轉讓我們公司股權的訊息傳出去以後,當天就有一家外國大品牌公司對我們廠表示有意向,還派了代理人來公司跟我們進行初步接觸瞭解情況。」
「是嗎?」耿文揚驚詫於對方的反應速度,不禁奇怪道:「他們的反應夠快的。」
郎亦齊看了他一眼,神色凝重道:「耿總,你不知道,我們省內原有的十幾家日化企業現在大部分都被幾個國際大品牌收購了,如今只剩下我們公司和另外兩家企業倖存。」
他長嘆一聲道:「如果我們公司也被外商收購,那麼全省的規模日化企業可以說基本上全部淪為外國人從咱們國家賺錢的工具了。」
聽他說的如此沉重,耿文揚不由得倒吸了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