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逆襲1987> 第116章 不約而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6章 不約而同 (1 / 2)

十一月二十二日正是小雪節氣,北風呼嘯中天上連一絲雲彩也見不到,可謂是晴空萬里。

天氣雖然晴朗,但耿文揚臉上卻是愁的陰雲密佈。

站南惠民批發市場已經基本施工完畢,門面房需要的大跨度捲簾門也由科技實業公司製作完畢後一一安裝到位,現在或缺的只剩下租賃攤位的業戶和來採購商品的顧客了。

但是,批發市場招租的工作進展緩慢。到目前為止嗎,僅僅簽約了七八家攤主。而一期工程整整建設了兩百七十個門面房,意味著攤位簽約率還不到百分之三。

簽約率太低,開門營業的人就少,對顧客的吸引力相應較低。攤主掙不到錢就會退租,營業的門面則會越來越少,如此惡性迴圈下去,最終批發市場只有關門停業一條路可走。

想要解決問題就要研究問題,從而找出導致其發生的根本原因。

根據銷售部主任邵建華反映的情況,攤主們不願來站南惠民批發市場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他們寧願在站北街拆遷現場東躲西藏冒著寒風雨雪將就著擺攤,也不願跑到火車站南邊的新市場來碰碰運氣。

次要原因是大傢伙公認的批發市場在站北街,很少有人會穿過鐵路到站南區域採購商品。顧客們不來就沒有商機,因此攤主們誰也不會去冒明眼看得到的風險來站南市場擺攤。

耿文揚思量道:“看來一是要亟待解決交通問題,二是要想辦法扭轉老百姓到站北街逛市場採購商品的習慣,儘可能地把他們吸引到站南邊來。”

從火車站到站南惠民批發市場尚未有公交線路通行,只有一趟開往礦北區的長途車執行。在這之前,閔惠代表公司跟負責該條長途線路的客運分公司接觸過幾次。對方由於是國營企業不愁溫飽,負責人抱著無過就是功的觀念,對閔惠提出的雙方合作建議並不怎麼感興趣。

“唉!愁人啊!”耿文揚長吁短嘆道:“交通運輸屬於公共事業,按理說應該由相關部門負責。現在讓我一個個體戶來想辦法解決,且不是要難死個人嗎?”

既然公共交通這條路走不通,那隻能是另闢蹊徑。耿文揚暗道:“得讓師兄幫忙找輛中巴車,以街道通勤車的名義暫時跑這條線。等到顧客多了,自然會有人看出商機,或許會主動加入進來幫我們分憂。”

“萬一搞不到中巴車怎麼辦呢?”他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還得再想一條路子,辦法越多越好。”

在九十年代中後期計程車數量漸多以後,有些賓館飯店等營業場所為了招攬到顧客,會付給拉客來的計程車司機一定的報酬。儘管八十年代末的栢城計程車數量極少,但私人非法營運的機動三輪車卻多如牛毛。

耿文揚靈光一閃道:“如果機動三輪車司機每次拉顧客來,給他們兩三塊錢的好處費,我想他們必定會趨之若鶩。”

栢城的私營機動三輪車主大多是些下崗失業群眾,迫於生活的壓力才走上這條非法營運之路。機動三輪車由於乘坐的條件差,所以收費低廉,一次賺上個三五塊錢就算得上是好買賣。

因此,若是每次拉客人來能額外給上個兩三塊錢,這些機動三輪車主絕對會很高興地蜂擁而至。

交通的問題算是勉強解決,接下來需要考慮招攬顧客推銷攤位的難題如可化解。

批發市場計劃在年後的二月十八日正式開門營業,滿打滿算離現在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招攬到兩百多個商戶,以目前市場招商的情況看,這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還是得想辦法打響頭炮,這樣才能在後續時間裡儘快吸引到更多的商戶來市場裡擺攤設點。

耿文揚皺眉苦思道:“怎麼樣才能打響頭炮呢?靠那七八戶攤主不大現實,還是得靠我們自己闖出一條路來。”

“靠我們自己……”耿文揚冥思苦想中忽然靈機一動:“咦?惠姐不是書販出身嗎?而且她在鵬城還有音像磁帶貨源。不如利用這個便利的條件,把我們一期專案做成專業的音像文化市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