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司馬世家的洛陽城內,司馬意看著天空中出現的十個金光大字,正喃喃自語地說道:“好一個戒龍尺,好一個萬世師啊!可是孔聖他老人家卻並沒有指明戒龍尺該由誰來持有,那麼,若由我來持有戒龍尺,那我也可以成為萬世之師!而且,拿到戒龍尺之後,吾還可以對外宣稱吾乃天命所歸之人,那我司馬氏取代劉氏皇族執掌天下就是順天承命,就不存在謀反之說了,那我成就霸業的阻力相對來說也會減少很多。”
“謝炫軍師,依你所見戒龍尺該在何地?”司馬意突然向身旁的謝炫問道。
“回稟主公,戒龍尺乃孔聖的遺物,當在孔城之內。”
“來人,速傳二弟司馬煙前來見我。區區一座孔城,吾派二弟率五萬大軍便可輕易將之踏成平地,以便奪取戒龍尺。”司馬意說道。
……
同一時間,南方金陵城內,吳國大都督周宇正凝視著天空中的金光大字想道:“戒龍尺啊,戒龍尺,你為何就不在我東吳的勢力範圍內出世呢?如果你在吳國的境內出世,我們吳國就師出有名了,再不用擔心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了。不過,如今也只是多費點手腳而已。”
“鄧藹將軍,命汝率五萬大軍即刻前往孔城,哪怕掘地三尺也要將戒龍尺給本都督帶回吳國。”
“謹遵大都督之命!”鄧藹說道。
……
青州泰山之巔,在一片蒼翠的竹林之中,有一塊空地,空地的中間搭建了一座竹舍。
此時,一位頭戴儒帽,身著紫黑色儒袍,手握黑色羽扇的中年文士正站在竹舍門前,望著天空中的十個金光大字,喃喃自語地說道:“戒龍尺出世,聖賢之人當擔負起解救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的重任。此乃大義之舉,吾鳳雛家族第十代傳人——龐通,當前往助其一臂之力。”
……
孔城,孔廟大殿內,眾將的目光都被劉漢東手中握著的戒龍尺給吸引住了,聯想到剛才天空中突然出現的十個金光大字,所有人的內心都激動不已。至於劉漢東左手無名指上突然多出來的一枚紫金色的須彌戒,卻沒有人注意到。
只見諸葛明對著劉漢東行禮說道:“恭喜主公得到神兵戒龍尺,這表明主公乃孔聖認可之人,那麼我們就更加師出有名了,這對我們的起義事業將起到莫大的幫助。”
劉漢東卻十分冷靜地開口說道:“諸葛先生說的只是得到戒龍尺的有利的一面。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啊!如今,估計天下各大勢力均已知道戒龍尺在孔城出世的訊息了。為了爭奪戒龍尺最終的所有權,不久的將來,孔城必將成為群雄逐鹿之地啊!”
“而且,吾本想低調發展,使用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來統一天下的。如今,可是不行了啊!戒龍尺一出,這可就把我們紅星軍完全暴露在天下人的眼皮子底下了啊。唉,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想靜悄悄地猥瑣發育都不行了啊!”
“主公不必憂心,所謂時勢造英雄!孔聖將戒龍尺賜予主公,這是為了讓主公得全天下儒士之心啊。相信今後,會有很多接到訊息的有識之士紛紛前來投效主公的。所以說,凡事有利也有弊,我們既要看到不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好的一面。而且主公,吾自有計策可以退敵。”諸葛明說道。
“哦,諸葛先生真乃足智多謀也!能得先生輔佐,漢東真乃慶幸也。眾將聽令,速回城主府商議禦敵之策。吾都等不及想聽諸葛先生的神機妙策了。”
說罷,劉漢東便帶領眾將迅速地回到城主府的議事大廳之內。
待眾人坐好後,劉漢東即刻開口說道:“諸葛先生,你有何退敵良策,請速速道來。”
諸葛明將手中白毛羽扇一揮,開口說道:“主公,雖說如今孔城成了眾矢之的,但只要我們扛過了這一波的進攻,那麼不就正好說明了天命在我們這一方嗎?如此,便可以對外宣稱,正是因為主公是天命所歸之人,所以我們紅星軍才能以弱勝強,以少勝多。”
“而且,如今我方還有三大優勢!即天時、地利以及人和,這三個方面目前均有利於我方。所謂天時,戒龍尺主動飛入主公的手中,此乃得到孔聖的認可,是為天命所歸。此為天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