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儘快地完成浮橋的建造,附近的老百姓們更是直接將自家的門板給拆了下來搭建橋面。如此一來,便省卻了伐木建造橋面的工序,大大地節省了建造浮橋的時間。
看著岸邊剛忙活完的那一張張掛滿汗珠的純樸的面容,劉漢東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如果自己不能好好地為這些最可愛的人們謀福利,那自己就完全不配再世為人了。
想到這裡,劉漢東激動地說道:“孔榮城主,記下每家老百姓為建造浮橋提供了多少頭羊,多少個門板,全部按市價折算出總價,來年抵扣百姓們相應的農稅或商稅。”
孔榮回答道:“啟稟主公,我們從一開始便已將這些物資的數量一一登記在案了。”
此時,岸邊的老百姓中卻傳來了一道響亮的聲音:“主公,不用抵扣來年的農稅或商稅了。這些物資都是我們自己心甘情願捐獻給將士們的,他們為了我們能夠過上好日子,隨時都可能流血犧牲,我們為他們付出點力所能及的物資,這又何足掛齒呢?”
“鄉親們,你們的心意我代表全體紅星軍將士心領了,但我們紅星軍是絕對不會違反自己所制定的紀律的。所以,這些物資我們是一定會抵償的。”
“現在,我們紅星軍還很窮,暫時拿不出錢來購買這些物資,所以只能以今後每家應交的農稅或商稅來抵扣,這是我們紅星軍必須堅守的底線。”
“劉漢東謝謝鄉親們這幾天來的加班加點,有些鄉親更是通宵達旦地加班加點,如此,才能這麼快速地為我軍建起一座橫跨黃河的浮橋。鄉親們對我們的愛戴,紅星軍將士會永遠銘記五內的。”
“我們紅星軍決不辜負鄉親們的厚愛與期望,我們將以此次北伐的勝利來回報鄉親們。全體都有,立正,向所有老百姓敬禮!”劉漢東最後下令道。
這一瞬間,隨著一聲整齊劃一的靠腿聲後,所有的紅星軍將士均面向老百姓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禮畢!全軍渡河,開啟北伐!”劉漢東大聲下令道。
紅星軍的大部隊立即走上浮橋,向著黃河對岸而去。
看著浩浩蕩蕩的過江隊伍,此情此景,劉漢東不禁想起前世一位偉人的一首詩來。於是劉漢東靈機一動,將個別字詞略微修改後當即吟誦了出來:“泰山風雨起蒼黃,七萬雄師過大河。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英勇伐冀幽,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注:原詩請見詩詞《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紅星軍的將士們聽到劉漢東吟出一首如此雄壯威武的詩歌,並且與當下的情景是如此的切合,一股豪邁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他們在心中更加渴望奪取此次北伐的勝利了。
而隊伍中的一些儒林讀書人則不禁感慨道:“主公不愧是孔聖選定的戒龍尺繼承人,詩才無雙!”
跨過黃河,離開青州地界後,便進入到了冀州的管轄範圍。當紅星軍將士踏上冀州土地後,即刻分散到各個農村地區開展起土改運動來。
此時正值當地農民飢寒交迫、食不果腹之時,紅星軍開展的打土豪、分田地、分糧食的運動,瞬間便挽救了無數的老百姓的生命。
紅星軍以實際行動,聯合廣泛的宣傳,迅速地使冀州老百姓們真正認識到紅星軍是為老百姓們打天下、為老百姓們謀福利的軍隊,是一隻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的軍隊。因此,紅星軍將士很快就取得了當地老百姓的擁戴。
在此過程中,劉漢東從老百姓的口中得知,冀州一直歸屬於夏侯世家統治,目前的冀州侯正是諸葛明提起過的夏侯遠。
今年秋收時節,夏侯遠派兵強行收颳走了當地老百姓手中的八成糧食,以此來籌備糧草,並強抓壯丁來擴充軍隊的規模。
九月底,在完成了糧食收集與軍隊擴充之後,夏侯遠率領八萬大軍從邯鄲城出發,急速奔襲幽州主城薊城。
十月十五日,幽州侯袁樹不甘示弱,固執地不聽從謀士賈須的策略——利用高大的城牆以守代攻,袁樹輕率地率領七萬大軍出城與夏侯遠在薊城的城外平原上決戰。
夏侯遠以七萬主力死死地咬住袁樹的主力隊伍,再從左右兩翼各派出五千騎兵迂迴包抄袁樹後方。
如此一來,戰局的平衡便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