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蜀漢紅星> 第36章 百姓智慧解難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章 百姓智慧解難題 (2 / 2)

劉漢東本來也就是隨口一問,並沒有期望底下的將領真的能夠給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但此時,原孔城的城主孔榮站出來說話了:“主公、諸葛軍師,對於北伐的戰略方針我是支援的,但我覺得這中間還有一個小小的問題需要提出來。”

“七萬大軍北渡黃河,我們可沒有這麼多的船隻渡河啊。此前青州一直沒有建立水軍,自然也就沒有大型的船隻,河邊的漁夫們倒是有些小漁船,但遠遠無法滿足大軍渡河的需要啊。此時再伐木造船,恐怕耗時太長會延誤戰機啊。所以如何快速渡河,此問題必須首先解決才行。”

聽到孔榮如此一說,劉漢東與諸葛明不禁感到尷尬,千算萬算,萬萬沒想到居然在這裡出了紕漏。原本以為,青州乃黃河流經入海之地,船隻必不會缺的,沒想到如今卻被此問題給難住了。對於智慧超群的諸葛明來說,這也許正是應了那句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如果不趁此冬天奪取冀州、幽州兩地,等司馬世家、孫氏家族發覺自己進攻孔城的軍隊失聯後,並等到他們擴張地盤緩過手來後,那麼孔城一地極有可能就會面對兩大勢力的南北夾擊,而僅以孔城一地的實力,是極難守住的。

一時之間,下面的將領們對孔榮提出的問題也議論紛紛起來。但就是沒有人能夠提出好的解決辦法。只見諸葛明沉思了一會兒,接著又搖了搖頭,似乎連他也暫時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劉漢東知道,此時自己必須戰出來穩定大局,於是其開口道:“諸位將領,不必憂慮。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大家難道忘了此前我們制定戰術時,還在說要堅持走老百姓路線的方針嗎?”

“老百姓的智慧是無窮的,既然我們在這裡空想,一時也想不到好的辦法,那麼我們不如問計於老百姓呢?看看老百姓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呢?走,大家即刻前往城內的中心廣場,我們召集老百姓集思廣益。”

於是,劉漢東帶頭向著城內的中心廣場走去,同時讓孔榮安排人手即刻上大街敲鑼打鼓地通知老百姓們到廣場上集合,共商北伐渡河之事。

不一會,劉漢東和諸位將領來到廣場上,同時,周圍也有大量的老百姓聚集了過來。

待廣場上幾乎聚滿了人群之後,劉漢東開口說道:“各位鄉親們,為了加強我們起義根據地的縱深範圍,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起義成果,我們紅星軍即將展開冬季攻勢,目的是奪取北方的冀州和幽州兩地。”

“但如今我軍遇到了一個問題,船隻不夠,無法使北伐軍隊迅速地渡河。假如現在開始伐木造船,那就來不及了。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戰機啊。”

“因此,我想請問各位父老鄉親,不知誰有好的方法能夠解決渡河的難題呢?我們紅星軍始終相信老百姓的智慧是無限的,只要一切依靠老百姓,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各位鄉親,請暢所欲言、集思廣益,讓我們一起為守住這來之不易的起義成果而出謀劃策吧。”

待劉漢東說完,廣場上的老百姓就議論開了。一陣嗡嗡之聲在人群中傳播開來,但暫時還沒有誰能夠想出一個好辦法來。

老百姓們議論了十幾分鍾後,終於有一個聲音傳了出來:“主公,我想到了一個辦法,也許可行。”

只見人群中一位五十多歲的大爺站了出來大聲說道。

見有人戰出來說有方法了,劉漢東心裡一陣期待,連忙走到老人家面前說道:“這位大爺,您如何稱呼?不知你有何好辦法可以幫助我軍快速地渡河呢?”

“主公好,老頭子名叫趙石六,祖上是隴地人。老頭子是年輕時遇天災逃難遷徙至青州的。在我的祖籍隴地,我們渡黃河用的工具是羊皮筏子,製作起來也很簡單快捷。”

“於是老漢就想啊,要是多做一些大型的羊皮筏子,並用繩索將它們在河中串聯起來,然後再在筏子上鋪設木板,如此便可建起一座浮橋,足可以供大軍人馬通行了。主公,你看我這方法行的通嗎?”

聽到趙老漢提起羊皮筏子,劉漢東的腦海裡突然閃現出前世的一段黨史資料: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共產黨人組織的靖遠第一次起義失敗後,籌劃第二次起義。謝子長、焦維熾、杜潤滋等聯絡、組建陝甘工農紅軍游擊隊。

他們在蘭州透過鄧寶珊、杜鴻範等人收集到一批槍彈物資,其中有2700套單軍衣、100多支步槍、2萬多發子彈等物資。這批物資就是僱傭蘭州筏子客的幾個羊皮筏子,順黃河而下運出蘭州的。

後來,解放戰爭時期,甘肅永靖、積石山、青海循化等地的筏工們星夜將王震大軍渡運過了黃河,為解放青海和新疆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蘭州筏工還再次組織運輸隊將一個加強營的解放軍運送到了寧夏。

由此可見,羊皮筏子在當時可是起了大作用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