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小小的部隊合在一起,兵員規模絕對超過150萬。
這個人數,即使在現代國家也是很龐大的了。
然而這麼龐大的軍隊規模、以及數百萬兩銀子的軍費開支,卻並沒有達到它應該有的戰力水平。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等這些邊防大將抵京,
朱厚照又將在京的老一派勳貴,包括鄭國公、越國公,以及新一代的英國公張樹也召到一起。
他們三位再加身在呂宋的成國公朱鳳。
正德一朝的四大國公就是他們了。
英國公張樹是上一個英國公張懋的孫子。
張懋此人,一般人的評價是‘敦重’,說白了就是圓潤、沉穩,而且因為壽命長,伺候過幾代帝王,所以到朱厚照的時候他是手握重權。
後來叫朱厚照尋個由頭革職在家。
正德十年,七十五歲的他終於病故。
歷史上的襲爵者叫張侖。
但朱厚照不管這些,他事自己出手把這個爵位給了更有上進心、在軍事學院學習過的張樹。
而後又讓他進入五軍都督府任事。
重新讓英國公迴歸,在政治上是對老派勳貴的一種拉攏,畢竟張懋在位幾十年,還是提拔了不少人的。
其實這個時候還有一個定國公徐光祚。
但傢伙沒什麼能耐,而且年紀大了,所以爵位雖顯,但存在感不強。
包括在南京的那個魏國公徐鵬舉,也同樣是個混日子的,一向為皇帝所忽視。
朱厚照也無所謂,他對現在朝中四大國公的格局很滿意,
鄭國公常飛代表是洪武開國的那一代功臣,皇帝照顧他,這態度就有了。
越國公是本朝崛起的武將代表。
英國公、成國公則是傳統勳貴代表。
剩餘的幾個存在感較強的侯爵、伯爵包括靖海伯伍文定、南寧伯毛語文、新建伯王守仁、威寧伯王烜以及最近新封的博望侯。
他們的地位相對要低一些,也不全在武將序列,單論權力,可能還沒有總兵高。
平海侯梅可甲更是年老致仕在家。
但他們在朝堂上也算有個位置。
總而言之,實權派的總兵和在京的三個國公都叫皇帝給叫來了。
並且在西苑的皇家遊園中接見了他們。
其實這些人自己也有明悟,皇帝一次性將他們全部召還回京,必定是有大事的。
朱厚照其實還有些得意,正是因為他,所以這個階段的大明又湧現出了一批幹練而有才能的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