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4章 守望 (2 / 3)

其實朱厚照壓根沒想過透過‘擠兌’這種方式就讓這些人因為恐懼或是不好意思,而獻出家財。

那太幼稚了。

他主要是利用這些襯顯自己的道德地位。

而真正的殺招,在於任命顧人儀這樣的知府。

以他的政治敏感度當然知道,一旦顧人儀這種臣子在這種檔口、走到順天知府這個位置上,那就是不死不休。

但朱厚照只能這樣做,河北農民大起義就在這幾年。說實話,當初顧人儀的奏疏還是讓他有些震撼,他只知道民牧害民不淺。後來一想,如果退出民牧老百姓還是活得那麼慘,那麼這種人地矛盾得突出到什麼地步?

中國的老百姓,但凡有稀粥喝都不會殺官造反。

而對於顧人儀來說,天子的心意他摸清楚了。老百姓的困難,他也看清楚了。他當然會不死不休。

皇上的田都退了,你們他媽的憑什麼不退田?

正兒八經買的,那沒話說,可要都是正兒八經買的,北直隸現在應該是樂土,而不該是人間煉獄。

宮裡的旨意倒也快的。

皇帝這邊說,那邊就有人去傳。

王鏊也告辭出去了,但他不是回家,而是去內閣。

當初,劉健願意去山東,那是幾番操作、再加上劉健本身也有劉木頭的稱號,願意踐行做官為民之心才得以促成

實際上一般內閣的首揆不太可能再去一省當個布政使,這和麵子有些關係,更主要其實也是政治。

但凡有一點史觀的人都清楚,出仕為官啊,往上走確實難,但更難的是往下走。

千百年來,當大官的人很多,但好好落地的人,極少。

就像此時,內閣閣老這種能量的人,要打倒他會有很大的風險,相當於是摸老虎屁股,所以一旦他真的出現頹勢,那就要打到底。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

不把他弄死,留個半死在那兒,萬一立個什麼功,或是皇帝消氣了,再把他弄回來當閣老,作為他的對手,伱說鬧心不鬧心?

這個道理,劉健、李東陽這種人自然都明白。所以要退,就退回老家。

那種時候政治對手一般會顧及一些自己的名聲,再加上你顯得無害,老得不能動了,反而安全些。

對於劉健來說,他還好,因為他身後是李東陽和謝遷,這兩個人不會天天羅織罪名陷害他。

可李東陽和謝遷就沒那麼好運了。兵部尚書王炳明裡暗裡的推動一些事情,他們能不知道?

包括這次爭銀子,雙方之間有些矛盾,如果他們退而不休,王炳就會如鯁在喉。

所以他們倒沒想過走劉健的老路,

直到王鏊表達這個意思。

兩個人都沉默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