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除錦衣衛外,上直二十五親衛的指揮使任命,朱厚照全都一一過問,而經過幾年時間的過渡,所有的指揮使都是軍學院出身,
這是皇帝親領的軍隊,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合適還是不合適。
以前會有些衛所有老弱病殘的現象,後來也慢慢汰換掉,不僅是皇帝的旨意,各指揮使自己也受不了,因為這樣的人多了,戰鬥力上不去。
戰鬥力上不去,平時吃虧的地方太多,因為除了大演武,還有其他的一些比試,所以真要吃虧,那就是永遠吃虧,這哪個指揮使受得了?
大家都是軍學院出來的,憑什麼有些人能成甲級衛指揮使,而自己就只能是丙級衛?
這其中不僅是軍餉差得多。
各方面差得都多。
其中有些人還是勳貴出身,貧民的那些人都爬到他們頭上去了,丟人不丟人?
另外,朱厚照還在計劃,最近他也要到這些京衛之中走一趟,帶著二十五個將軍把自己的軍隊拉出來看看。
這個詞叫演習。
萬一有什麼變故,這十四萬人馬能不能馬上到位,這是個問題。
但軍機處、六部九卿中大部分人都不同意。
一來,沒什麼要緊的軍事行動,閒著沒事召集十幾萬部隊幹什麼?二來皇帝尚武,文人天生的就抗拒。
但朱厚照始終堅持。
這就讓幾個官員心生疑慮了。
梁儲和韓文去找了兵部尚書王炳,
“大司馬,是否近來有甚變故?陛下並非任性的性格,群臣如此相勸,陛下還是要武服宣威,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因由?”
王炳搖頭,“在下知道的事,沒有一點多過兩位。只能說聖心難測,聖心難測啊。”
這要是換個人,他們還好說是少年心性。但當今聖上絕對不是。
反正閔珪始終覺得是有什麼目的,“忽然宣示軍威,或有大事也說不準。”
上直親衛經過幾年投下銀子、汰換人員,現如今已經今非昔比。皇帝手握十四萬精銳部隊,還要大大展示出來,什麼意思?
這樣的行為當然有政治含義在裡面,但朱厚照從來不單為了政治做一件事,因為政治只是手段,關鍵是要什麼目的。
這件事本身也有其軍事意義。
畢竟是十四萬的人,就是十四萬頭豬全都趕出圈,那也不容易。
而為了體現今年的特別,這二十五衛,分出各十二衛進行第四項演武,相互之間進行演習作戰,作戰內容也很可怕,正面野戰!
這不是想不出好辦法,而是明軍接下來在面對韃靼的時候,最關鍵的戰役可能就是正面野戰,不是不提倡軍事謀略,但朱厚照想要讓明軍即使在擺開陣勢硬碰硬的時候,也有戰鬥的勇氣!
剩餘的一衛作為皇帝的護衛,保證皇帝在宮外的安全。
朱厚照是有計劃的訓練自己的直屬親衛,他就不信,在保證軍餉和他持續關注的情況下,磨不出一支精氣神好的精銳步卒。
皇帝的戰甲是嘩啦啦作響,他對自己的武服也有點興趣,命人搬了銅鏡給他照,
“自古帝王都有文治武功,文治朕不擔心沒有。但開疆拓土,還沒有過呢!”
劉瑾在邊上拍馬屁,“陛下趕得上秦皇漢武,小小的韃靼必定會臣服於陛下君威,依奴婢所言,他們也蹦躂不了多長時間了。”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朕總有一天也要做到!”
這些歷史名詞以往和他都沒有關係,但他現在有了機會。
而且有些地方,
漢人很久沒去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