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你的腦袋嗎?你難道不知道陛下有多厲害?老夫寧願去君前認罪領罰,也絕不會去做那樣的冒險。”
現在這個坑本來就難跳出來,還要再挖一個給自己?
……
……
李東陽和謝遷走了以後,朝堂上果然安靜了一點。
看來是的確有人故意操弄。
朱厚照心中如明鏡,不過暫時卻不多去計較,他在研究別的東西。
書院裡的格物學院,如今已經有了十幾號人物,都是這些年找的那種性格很古怪、有鑽研勁頭的求知者。
這些人其實是皇帝私庫供養人員,每個月固定領到吃的喝的,而想要加入這個‘混吃等死’的隊伍,不僅要透過一些考核,而且還要這十幾個人一致同意你加入,最後報到皇帝這裡,由皇帝批准。
從格物學院成立以來,也有七八年了,到現在就這麼一點人。
且到目前為止,擴充的人員都從每年的學生中來,都是其中最聰明、也是對各類自然問題最感興趣的人。
今天到皇宮,他們也不是第一次了,皇帝有空閒,就會看看他們在做什麼。
而近段時間的成果,其實是兩本書。他們編的,說教學可以方便一些。
一本都是九章算術,一本則是自然格物。
朱厚照對此表達了讚賞,“雖然現在這兩本書都很薄,但是一代人接著一代人研究,等到朕的孫子降世時,他就可以直接獲取這些知識,這樣一百年後,後人之中總是有能做出關鍵研究的人。”
這幫人現在是兩個團隊,也就是分別編制這兩本書的人,數學團隊有七人,領頭的姓柳,叫柳致民,格物團隊有九人,領頭的姓寇,叫寇銳強年齡層次上是老中青都有。
“原先朕說過,研究要面向問題,以解決問題為手段,才不至於東想想西想想,像沒頭蒼蠅一般。先前梅府說要建六層的高樓,求助了格物學院,你們可有什麼建議?”
“陛下,我等研究了很久,也試驗了一些,後來是我們確定了兩點。第一,我們發現當物體的高度足夠高時,原本是一些很小的橫向風,也可能對房屋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建議儘量造得寬大一些,以防止被風吹倒。第二就是房屋應儘量保持對稱,不能太過隨意。”
朱厚照用僅有的力學知識理解了一下,發現也有些道理。
“其實還有一點,便是……如果能夠用石頭這樣更加堅硬材料,房屋可以承受的風力會比木頭要好很多。只不過石頭過重,建造的時候不太好搬運。”
朱厚照就說:“那麼可以去研究一種東西,像是泥土一樣,建造的時候是流動的、軟的,等到風乾了就變硬了,當然,不是泥土,要比泥土更硬。”
這幫人紛紛發問:“陛下,有這樣的事物嗎?”
“大自然中或許沒有。不過就像大自然中沒有米粒一樣,人不是把它種出來了嗎?”
有個老頭兒呢喃,“難道需要從土裡種?”
“土裡種不出來,石灰石或許可以。你們誰有興趣,可以試試。如果這樣的話,這種物質不僅可以造房子,更為重要的是可以鋪路。想象一下,天下的官道不再受下雨天的影響,百姓行走在上面就像行走在大內的石板上,如此豈不是惠民的神物?”
“陛下說的不錯,記下記下。”寇銳強指示著身邊的年輕人。
皇帝見多識廣,幾次入宮之後,他們就有這樣的概念了,所以對於皇帝做的提示也都比較看重。
】
他們君臣在一起討論了約一個時辰才分開,朱厚照不是老師,沒辦法成系統的把一些知識說出來,基本上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說完了之後他們回去再整理,然後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