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0章 巡視 (2 / 3)

其實章懋幹此事尤其有勁頭,一來這符合他的價值觀,二來其實也是一種榮譽。

每個人都會要點什麼,他不要財富、不要權位,在乎的就是清名。

皇帝是明君,明君用他來防止上下其手,史書會怎麼記載他?

所以章懋不在乎當世之人如何詆譭,他爭得是萬世之名!

“既如此,朕意從都察院、錦衣衛抽調人員臨時搭檔,實行巡視制。其餘的暫先不管,就是這事關國策的銀兩,朕就是要看看,到底有沒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膽,還敢伸手到這裡!”

這就是正德皇帝。

奉天殿裡全部都是經歷過弘治朝的老人。

弘治皇帝什麼性格每個人都清楚。現在,可真是時代變了。

以如此的口吻、如此的語氣甚至帶點任性的脾氣做臨時性的新安排……其實某種程度上有些不太成熟。

但他們也都是瞭解皇帝的人。

皇帝做事何時不成熟?

怕只怕,情緒也是手腕的一部分,就是要給所有人看到,一個理性的皇帝在這件事上展現出了很多的不理性。

換句話說,

真的會割腦袋,

而且割你腦袋的時候別怪我,

因為已經告訴過你,勞資來脾氣了。

錦衣衛牟斌、毛語文、韓子仁也都來了。

這個時候,刑部尚書閔珪也進言,“陛下,既然是搭檔,是否需要刑部和大理寺也一併行動?”

“不必。”朱厚照似乎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朕幫刑部和大理寺判了,若有人伸這個手,犯得就是死罪。總之,話已經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有誰不給朕面子,求情不準的時候,不要說朕不給你們面子。”

復套的議題到最後的時候沒想到議出了這麼個事情,許多人都沒有想到。

以至於復套以後如何在河套地區實行軍屯的事都被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畢竟那可是一百萬兩,按照慣例多少可以拿一點……

而不管結果如何,朝廷對外宣佈都是首日大朝會非常順利和成功,大臣們各抒意見,而皇帝耐心傾聽、擇優而用,一切都是一片祥和的模樣。

散朝之後各部官員也不願就此回家,而是又一次聚集在了一起。

先不說旁人,就是和復套有關的楊尚義、周尚文等人便都要聚集於楊府,皇帝撥了銀銀,卻並沒有說如何使用、分配這筆銀兩。所以具體執行其實掌握在楊一清手中。

這是皇帝歷來的習慣,定方向、放執行,只要你搞定、不出大亂子,在乾清宮就能領賞。這其實對直接聽命於皇帝的官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就像當初去福建的王鏊一般,楊一清也是肩上之擔極重。

所以夜晚的楊府人來人往、燈火通明,沒有一個與復套相關的官員能早早的去勾欄裡聽曲,也沒有人能回家安心睡覺。

只有章懋一人,是楊一清請過來的,其他人都是自己上門。

“……眼下有兩件事,老夫覺得要首先去辦。其一是剿套,朝廷既定了春季剿套之策,那麼我等回西北之後就要積極整兵出擊,楊、週二人皆是百戰之將,此事倒不成問題。但大軍開拔,需要軍餉、乾糧。”

楊一清說話間偏向坐在自己左邊的章懋。

老頭兒表情僵硬,捋著鬍鬚說:“楊閣老身負復套重任,銀兩當花則花。老夫只需看到賬目即可。”

“善。”

“兩位將軍呢?”

楊尚義和周尚文俱答道:“義不容辭。”

當然,楊尚義雖是寧夏總兵,但並沒有周尚文手中那支強軍了。只不過剿套如何行進,那是具體策略上的事,到軍營之中再談即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