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現在還稍顯混亂,但變革期總是如此。
作為穿越者,他能指明一個方向。但是方向定了,能走多遠就關乎執行。大明的官員以往沒有做過類似的事,不可能上來就很完美。
官員也需要一點時間去積累經驗,對以往的規定中的漏洞、錯處進行糾正。
這是完善階段的事。闌
也就在這個時候,朱厚照召見了韓子仁。
這幾日,皇宮之中已有節日氣氛,但乾清宮依舊燈火通明,韓子仁是被傍晚時叫進了宮的。
“微臣參見陛下。”
皇帝對劉瑾說:“搬一個炭盆給韓愛卿。”
韓子仁連稱不敢。
但朱厚照也沒有管這些細節,而是問道:“你還記得朕說過,北鎮撫司負責探聽境外,而南鎮撫司負責探聽境內麼?”
韓子仁心頭一動,“微臣記得。”闌
“現在就是這個時候。”皇帝給了他一張紙,上面是一個方案,“你回去以後按照這上面寫的,秘密成立一個叫軍情處的機構,最初的人員朕給你,他們都是與朕一起玩了多年的人,後續你要摸索如何挑選、訓練足夠的人才,並將他們安插到朝廷需要的地方。”
韓子仁心想,這不也是皇帝的爪牙麼?而且還是暗地裡成立。
“這件事很重要。朕希望你頭腦清楚。”
韓子仁不敢大意,“微臣明白!微臣把陛下的每個字都聽得仔仔細細。”
“好。第一個任務,朝廷在寧波、福州、泉州分別成立了市舶司,可以確定的說,三地市舶司的規模都會擴大,吏部已經在挑選官員分批派往,朕會下令在其中安插南鎮撫司的人,歸屬你節制,到了地方以後,每年遞交情況報告到南鎮撫司,朕,要看。”
朱厚照不是不信任王鏊這些官員,但很多時候最下層的事,他們這些高官也不一定會知道。
“錦衣衛改組的時候,很多人和朕說,北鎮撫司權力過大,朕不知道你怎麼想。但在朕看來,大明是個巨大的帝國,蒙古人再強大,朕不怕,因為那是明面上的敵人。但朕擔心禍起蕭牆,大明的根基有時候就是自己人挖掉的。”闌
韓子仁明白過來,“微臣從未覺得南鎮撫司不重要,重不重要不是微臣考慮的事,辦好陛下交代的事才是微臣應該考慮的。”
“好。你下去吧。”
“是,微臣告退。”
等到他走到半路的時候,朱厚照忽然叫了他一聲,“等等。”
韓子仁又轉身跪下。
“你是有過舉人功名的人,歷史應也看過不少,帝王的心思也比其他人猜得準。所以,記得多加用心。”
韓子仁自然點頭,但他不明白,皇帝所指的其他人,是誰?闌
總不會說朝中的大臣,那些人可比他這個舉人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