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朕乃一代聖君> 第178章 匯賢聚才,等待時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8章 匯賢聚才,等待時機 (1 / 2)

既不批示、也不留中。

皇太子的做法就是拒絕臣子們的建議,而且是在朝堂上直接了當的說要用嚴刑峻法治理百官。照此下去,朱厚照的名聲比雍正皇帝好不了多少。

權力可以退回奏疏,權力卻堵不住大臣之口,即便不允許光明正大的說,私底下也還是止不住。

這是有明一代政治發展的必然。

劉健有時候會對此有些憂心,他這個首揆如果跟著一個暴虐之君,還是會影響他的身後之名的……旁得他可以不在乎,但是愛惜羽毛這一點,他還是有的。

不過東宮也確實料事在前。

李東陽將最新一期的《明報》買了來,也給劉閣老看一眼,今日的題目很大很驚悚:浙江貪官始末。

他在看的時候,脫下官服的都察院御史江同祖也在看,發現自己的名字列於其中之後,他氣得把紙都撕碎了!

「天子當與士大夫共天下,不是與民共天下!」

漫天紙屑隨著十一月的冷風翻飛,落在椅腳邊、落在門檻上、落在抬腳進來的一人的身上。此人是江同祖的同科好友,馬益謙,此時任兵部車駕清吏司郎中,正五品。

他們兩個年歲相近,志趣相投,入朝為官之後就一直相交不錯。

昨日宮裡的事,大家都是知道的,江同祖要去當百姓,這個處罰並不嚴厲,但卻很侮辱人,就好像說……他江同祖根本不知百姓疾苦一樣。這名聲傳出去哪裡會好聽?

「惠德,慎言!」馬益謙聽到好友叫的這麼大聲都害怕。

太子殿下的權力已經介入了錦衣衛之中,而且太子明顯比當今聖上更會使用錦衣衛的力量。像江同祖這樣在家裡面這樣喊,不要以為太子不會知道。當初程敏政在京裡說了一句‘太子不過是八歲孩童,,後來不就被知曉了嘛?

「我豈會不知要慎言,可國事如此,你我之輩一味慎言、慎言、慎言……又有何益?」

馬益謙當然明白他說的意思,也更能理解江同祖的心情。

皇太子處事之風格,現在他們已經明白了,說好聽點叫有主見,說不好聽就是智足拒諫,文足飾非,昨日朝堂也可以看得出來。

而對於江同祖來說,那一封奏疏扔到地上,基本上也宣告了他仕途的結束。江同祖還未及而立,這麼早、這麼突然,心理又怎麼能平衡?

像這樣的人,在京城裡還有不少,只要是理念和太子相差甚遠的,大多數時候都被冠以腐儒的名頭,都是進士出身的天之驕子,有的時候心中難免就會不服氣。

「惠德,當初我便提醒過你。當今太子是極聰明之人,想著一本奏疏說服他,是沒有用的。」馬益謙看了看手裡已經碎掉的紙片兒,「不管是弘治十二年左順門之變,還是如今奏疏被退回,太子的大門,是向我們這些人關上了。他只需要能迎合他的大臣。」….

砰!

江同祖氣不過,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以諂媚之姿逢迎君主,我輩之人不恥為之!」

也不知他這句話是真的為心中大義,還是因為仕途無望。最讓他們覺得絕望的是,太子如今剛滿十四歲,往後登基、親政,他們這一輩子算是完了。

「我已經想好了。」馬益謙慨嘆著,「尋著合適的時機,就上疏請辭,朝中無我等立足之地,又何必強求?往後寄情山水,吟詩誦賦,倒也不失為人生一樂事。」

江同祖似乎還有些咽不下這口氣,不情願附和著,語氣中滿是酸味:「也是……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馬益謙有些驚異,他是瞭解自己的好友的,「惠德何時換了想法?」

「不是換

了想法,是世道如此,無可奈何。我還有一好友,姓陸名孟,也是和我一般遭遇,我等一同入朝為官,為的是匡扶天下,造福萬民,可太子卻不需要我們。與其渾渾噩噩度日,不如迴歸鄉野。」

「好!」馬益謙擊節而賀,「惠德有所不知,不止你我二人懷此想法,到時候找些志同道合之人,就此致仕回鄉,立院講學也好,含飴弄孫也好,總歸是好過現在受著窩囊氣。到那時咱們追一追竹林八賢的風采,後世之人知道我們,也要有幾分羨慕!」

這麼一說,好似朝堂上的不歡樂事也就算不上什麼了。

但隱隱的,江同祖還是有些憂慮。

「只怕……弘治中興半道而崩殂,天下將亂,你我塵世浮萍,終是擋不住滾滾潮流。」

「會麼?」

江同祖似乎自己很深信,「當今太子生於皇宮,長於皇宮,詹事府的侍讀老師教他一句‘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他便就這麼信了。殊不知,天下士紳乃朝廷根基。況且,我豈會不知士紳欺壓百姓?可動了士紳就如同毀了自己根基,長此以往,國家焉能不亂?」

「這也就是惠德說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而非與百姓共天下的道理。」

「不錯。說句本心之語,當今太子之才能、膽識、魄力確非常人,可是這理念卻是不對,一刀一刀的砍向自己的根基,就是以一人敵天下人。便說這次浙江桉,往後還有哪個士紳心向朝廷?可惜東宮還以為我是腐儒,不懂治國的道理。」

馬益謙聽了這些一時也說不出話來。

而江同祖則在這瞬間下了某種決心,「便是你我遠離朝堂,也要心懷救國之念。既然太子不聽你我之言,那我們就只能緩緩圖之。東宮不是建立書院,創立《明報》來影響人心麼?我們也要將自己的理念傳於他處、他人,匯賢聚才,等待時機,終有一天殿下碰了壁回過頭來,會發現我們才是用心良苦。」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