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件事本身,這樣一上交,估計是能脫手就脫手。
算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嘿,也真是難為劉閣老。
……
……
浙江,杭州。
王華的到來,代表魏彬的落幕,現在這一幕終於上演了。
每一步都沒有超出旁人的預料,浙江的官場對此也沒什麼大的反應,一個太監麼,辦了就辦了,了不起自背後罵上幾句,卻也不影響什麼了。
人們在意的是,王華的那個動作。
布政使李儼才才不像黨善吉那麼愚蠢,他從湖北來到浙江,說實話,心裡頭已經有點打鼓,甚至後悔了……
浙江的這潭水,真他孃的深啊……
「王華怎麼會幹出這種事呢?」李儼才根本對不上這個人前後的行為,上次那樣,這次又忽然大貪,「魏彬走後,太子可是特意派他到浙江的。」
黨善吉比較粗鄙些,他扯著嗓子說:「什麼太子派來的。那魏彬還是太子派來的呢,結果怎麼樣?說到底,府裡那麼多人要養,再加上迎來送往,光靠俸祿的那點銀子哪裡夠?他浙江巡撫也不能自己造銀子吧?不拿怎麼辦?」
李儼才並不信,「如果這樣,他如何向東宮交差呢?」
「有什麼不好交差的。抓了魏彬,抄出二三十萬兩銀子,這差事辦得還不夠好?」
黨善吉是說二三十萬兩。
顯然是已經把王華所留的八十萬兩白銀又給砍去一大半。
就這他還說自己的心不如王華黑。
但怎麼說呢,浙閩這一帶海貿的上下貪墨程度根本就難以想象。
隆慶開關之後,月港這個‘對外開放城市,的關稅有一年一萬多兩、兩萬多兩這樣的記錄。
它應該真實,但肯定是大有問題的。
這裡的歷史光看史書資料,是要懷疑開海到底有多大的用處的,
畢竟搞海貿的商人幾年下來就是百萬鉅富。朝廷的稅收一年就一萬兩,兩萬兩?
錢呢!
而且根據後世的統計,隆慶開關後約七十年時間內,世界各地流入大明朝的白銀,保守估計要有3.5億兩,不保守一點要有5億兩。….
由此可見,明朝的對外貿易非常強勢,搞順差是咱們祖傳的手藝。另一方面也看出,吏治的敗壞已經不可救藥。
現在黨善吉雖然說得話很粗糙,但李儼才一時也難以反駁,總歸邏輯是通的。
至於接下來怎麼辦,
這個主意得李儼才自己拿。
也可以像王華那樣向上請示,當初是劉大夏力主,舉薦他到浙江任職,劉大夏是皇帝寵臣,李儼才當然願意以他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