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寬和劉健出了宮門,各自都有些沉默,皇太子如此聰明,皇帝又十分寵愛他,這以後大明的主不是變成東宮在當了嗎?
京城裡,
張天瑞按著朱厚照交代,開始拿錢招納一些工匠幹活,蓋房子。
動靜是不小的,
背後似乎也是東宮的授意。
現在這事兒沒用上戶部的錢,和國家財政沒什麼關係,內閣和戶部自然也說不了什麼。
吳寬想了想去就覺得東宮行事實在是太滑了。
而且幹這事的名義是招納窮苦人培養大夫的,這誰要是敢阻止,一旦鬧騰起來,京城老百姓的唾沫星子倒不要緊,太子殿下也會把他打倒,讓他名譽掃地。
幾日後,
朱厚照又收到一份內閣呈遞的太子的教育計劃,這次要‘合理’多了,
一,習字。春夏秋月每日寫一百,冬月每日寫五十,筆法點畫,務要端楷——簡單。
二,每日午膳後,從容遊息,或習騎射——已經在做了。
三,每日夜讀本日所授書各十數遍,至熟而止——讀熟的話,不需要數十遍,謝謝。
四,凡讀書三日後一溫,須背誦成熟。遇溫書之日,免授新書,講官通講,須曉大義——同上。
五,每日授書起止,預先一日,校書官開寫帖子進呈——校書官的事為什麼寫進我的讀書計劃?
六,凡遇朔望及大風雨雪,隆寒盛暑,暫停講讀習字——多大的風雨叫大是不是需要明確?
七,每日合用侍班官二員,講讀四員,侍書官一員,校書官一員——與我無關。
他把這個東西還給劉瑾瞧了瞧,
“咱們這位吳大人,是跟我槓上了。本來就這麼點事抄就行了,非得連帶著劉閣老要做什麼修改。”
劉公公看了這東西,倒沒什麼其他的意見,只是一聲感慨,“時間過得真快,老奴還記得抱殿下在懷裡的日子,這轉眼,都要出閣讀書了。”
禮部最終勘定的吉日是三月初三,
隔了一個月,但其實也就是轉眼的事。
現在朱厚照過日子沒有了上班下班的概念,也不關心今天是星期幾,感覺起來好像沒天都是週末,所以說時間過得很快。
而劉瑾說起時間,
朱厚照又會想登基的那一天,他受得是前世的教育,做夢都沒想過自己會當皇帝,以後啊,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不過人也不要想這麼多,按照計劃一步一步來吧。
正是說話的時候,外間來了人稟報,說楊廷和求見。
朱厚照略微一怔,楊廷和去了青州任知府之後他們還沒見過,這是因為過年了來拜見嗎?
“叫他進來吧。”
“是!”
不多時,楊廷和一身藍色官袍,臉上帶了點風霜留下的皴,在擷芳殿,太子的書案前見了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