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雲帆聞言,不由解釋道:“這個病呢,外感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為小聰他身體的體質不大好,他有一些陰虛。病毒性心肌炎這個急性期雖然控制下來了,可是他體內的餘邪未盡,同時,還引起了氣滯血瘀之象,所以,就出現了胸悶,憋氣、口乾等症狀。
“氣虛在平時,不會影響正常人的生活。可是,一旦得了病之後,因為人體氣虛,便不能推動血脈執行,導致血行不暢,則出現氣滯血瘀,胸悶,甚者胸痛。”
“陳聰小朋友的病情,其實不算複雜。只是因為他年紀小,體質差,而且陰虛,內熱。這體質沒有調整好,咳嗽和胸悶等症狀,便會一直存在。同時,也反過來影響他的病毒性心肌炎的痊癒。”
“所以,王主任給陳聰小朋友開的那些常規治療的藥物,效果才會大打折扣。”
其他人聽完了楊雲帆這一番言論,都是恍然大悟。
尤其是王主任,感悟最深刻。此時他若有所思的嘀咕道:“看來,給人治病,還是要治本!不然的話,體質不同,藥效便要大打折扣。”
一旁的其他幾個實習醫生聽了這番話,也都是十分的有感觸。
楊雲帆說的話,並不是特別難懂,而且在學校裡面,他們的老師也反覆強調過很多次。只是一旦真正遇到病人了,能夠如此從容的辯證,然後說出這番淺顯易懂道理的,卻是不簡單。
“楊醫生,辯證之後,那該如何開藥?”一個實習生詢問道。
楊雲帆看了他一眼,而後皺眉道:“這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嗎?這孩子陰虛內熱,當然是清熱解毒,調和氣血為主。你們老師沒教過嗎?”
“教過,教過。”那個剛才開口說話的實習生,頓時鬧了一個大臉紅。
這麼簡單的辯證和治療,老師自然是教過的。不過,人都有思想惰性,這時候,他面對的楊雲帆可是權威人物,他自然不願意動腦筋,而是想聽楊雲帆給出的答案。
不過楊雲帆這麼一反問,他的腦筋便開始活絡起來了,忙道:“清熱解毒,調和氣血,常用青黛、紫草、苦參、丹參。這個小朋友晚上睡眠不好,可以加遠志、柏子仁,寧心安神。嗯,他的心律失常,還要加一些甘杵。”
說完之後,他有一些期待的看著楊雲帆,道:“楊醫生,我這樣開藥,對不對?”
他的表情,像極了渴望老師表揚的小學生。其他同伴看了,都是捂著嘴巴輕輕一笑。
“藥選的倒是沒錯。”
楊雲帆點了點頭,而後補充道:“不過,你忘記了這個小朋友,得了病毒性心肌炎,這類病的患者,很容易出現,上呼吸道反覆感染,加重病情,因此用藥的時候,需要加一些射干、草河車或板藍根以預防。”
“喔,是啊。我怎麼沒有想到?”
聽到這話,剛才說話的那個實習生一臉受教的恍然大悟。
楊雲帆看他有一些懊惱,不由寬慰道:“你還年輕,積累一些實踐經驗就好了。須知,實踐才能出真知。你在學校裡面的理論知識,學得還是挺紮實的。我看好你。”
說完楊雲帆,拿起筆,就給開了一個處方。
“處方:青黛3g,紫草10g,射干9g,苦參9g,山豆根6g,桔梗6g,桑白皮9g,前胡9g,百部9g,柏子仁9g,蘇子9g,葶藶子9g。”
寫完之後,楊雲帆把藥遞給剛才那個說話的實習生道:“煎藥會嗎?當中醫只會看病,不會煎藥。那可是不行的。”
“會,當然會!我爺爺是老中醫,我從小就幫他煎藥的。”
那個實習生一邊點頭,一邊拿過藥方。
他的爺爺也是一個老中醫,不過名氣沒有楊雲帆那麼大,而且擅長的是婦科。
他也算家學淵源,不過他覺得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年紀輕輕的跟著爺爺學婦科,有些怪怪的,所以改換門庭,考了華北地區某個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