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按照陛下的施政方針,是要惠及整個大夏的,但說來說去,還是從上到下的官員……其實主要是上面的官員未曾引起重視才造成了而今之局面。”
燕熙文從地上站了起來,拍了拍屁股,望了望有些陰沉沉的天,怕是要下雨了。
“走吧,咱們再去柳二孃家裡看看……”
他轉頭看向了跟在身後的張齊山,“齊山,派個人將米再送一些給柳二孃。”
“老爺,剩下的米不多了。”
“……明兒個派幾個人出去再多買點。”
柳二孃住在村子東頭的那顆老槐樹下,她而今已五十歲了,得了青光眼,還很嚴重,幾乎到了睜眼瞎的地步。
她的兒子媳婦在去歲的狩獵中死在了深山裡,留下了一個今年才滿六歲的孫女。
婆孫二人相依為命,但現在眼見著就依不下去了。
她們的生活全靠那個叫杜小云的六歲的姑娘每天去挖一些野菜回來,那東西哪裡有什麼營養可言,六歲的小姑娘個頭明顯比同齡的孩子矮了一截。
按照大夏的律法,像柳二孃這樣的家庭本應該列為特困戶,戶部是要向特困戶的家庭每月提供足夠的生活費的。
而杜小云六歲的年齡,是享有免費讀書這一權力的。
可那些律法在這裡卻無人知曉,也無人給他們去宣傳和落實。
這是大夏之悲哀!
這令燕熙文羞愧的無地自容!
他已經給皇上寫了一封信,他強烈的要求戶部調撥大量的糧食,讓這些人先渡過饑荒。
他也要求戶部和工部派出官員和工匠,像這樣的家庭,那搖搖欲墜的房子,當由大夏官府免費予以重建。
他要求吏部派出官員,直接帶年輕的候補官員前來上任,並要求刑部配合吏部和御吏臺將那些貪官汙吏押解之後,在這些被他們糟蹋成這樣的村子裡遊村示眾!
唯有如此,才能扭轉這些百姓對大夏的看法,才能讓他們生起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出雲山對外的交通必須打通。
工程部隊的建立刻不容緩!
另外,這越山兩道的財政情況極其惡劣,也不知道言希白將那麼多的稅銀弄到了哪裡去了,這得等御吏臺和吏部來追查,但越山兩道的生產和建設卻刻不容緩,戶部用於扶貧的專款得儘快的落實到位。
民富才有國富,民興方有國興!
這便是皇上以往曾經說過的那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柳二孃跪在了燕熙文的面前。
燕熙文也在李二牛和張齊山震驚的視線中跪了下去。
“百姓若不能站著,那官員就只能跪著!”
“這非你們之過,而是大夏官府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