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閣裡升起了兩個暖爐。
傅小官將鋤頭掛在了牆上,劉瑾端來了水盆毛巾,傅小官洗了洗手,對卓別離等人笑道:
“久等了,今兒個在御書房坐了大半天,覺得身子有些僵硬,活動活動筋骨而已,和趙厚他們無關,來來來,都請坐。”
卓別離燕北溪和秦墨文三人坐了下來,燕北溪看了看正在煮茶的傅小官,笑道:“怎麼?你也忽然想要鋤一畦地了?”
“我在金陵,只有在有心事的時候才會去鋤地,因為那活兒能夠讓我放鬆一些,也能讓我更專注一些,還能讓我去思考一些比較麻煩的問題。”
“那麼你鋤地呢?”
傅小官嘴角兒一翹,“我這還真是第一次認真的幹這活兒,不過……我心裡確實有些問題在思考。”
“大夏而今四海昇平,我忽然發現沒啥事幹了,所以……接下來我打算冊立太子!”
“……”卓別離三人陡然一驚,皇上正是春秋鼎盛之時,怎麼突然之間起了冊立太子之心?
何況最大的皇子武天賜才十來歲……這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你想撂擔子了?”燕北溪俯過身子,很是認真的問了一句。
“我覺得鋤地比治國更有意思一些,另外,”傅小官深吸了一口氣,“大夏新的權力機構已經建立,他們都是我當年在金陵時候最好的朋友,他們也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有他們輔佐太子,大夏當無恙。”
卓別離也俯過了身子,低聲的說了一句:“但皇子尚還年幼,你理應再多給皇子們一些成長的時間,讓他們再長大一些,等他們定了性子,才好挑選太子啊!”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冊立太子都是一件極大的事。
它關係到皇位的傳承,也關係到社稷未來的命運。
甚至它還直接關係到宮裡的爭鬥以及各方勢力的博弈。
這是一件極為正式也需要極為謹慎去處理的大事,這樣的大事,作為皇帝,他本應該和他最信任的大臣去探討。
可他偏偏在他們三人面前極為隨意的說了出來。
這裡唯有一個卓別離是兵部尚書,燕北溪和秦秉中,都是退休的老人。
“這事兒不復雜,我早已經和我的妻子們商量好了,我準備冊立武天賜為太子,其餘所有的皇子,將來都會隨我離開,也就是說,大夏至少我這一代的傳承沒有那些狗屁倒灶的破事。”
武天賜?!
卓別離心裡陡然一驚,武靈兒是他的女兒!
武靈兒因為嫁給了傅小官,當初過繼給了卓別離,可事實上武靈兒就是他卓別離的親生女兒!
傅小官將他叫來,並告訴了這一訊息,這就意味著他這個當外公的,就要擔起保護武天賜、保護大夏江山的責任來。
“文行舟老大儒說天賜天資聰穎,勤學好問,這孩子心地也善良,平日裡我也看了,在功課上也極為勤勉。”
“大夏的江山是從武朝脫穎而來,按說我應該在太廟去改了這姓,只是這傅小官太過熟悉,我也喜歡,至今也就沒有去改,而別的孩子們依舊用了傅這個姓,唯有天賜是武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