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在想,當今皇上僅僅在傅小官身邊呆了年餘時間……若是將傅小官比作佛陀,他在這一年中,或許是向武天賜直接講述的《法華經》,那麼武天賜必然聽不懂,傅小官離去,武天賜繼位,他並不能理解傅小官治國的理念,他依舊認為千年以來的皇權至上的方法才是正確的。”
“所以就變成了而今這樣,皇上想的是一套,大臣們想的是另一套,皇上和大臣之間根本就沒想到一處去!於是,自然就有了矛盾!”
“要如何調理這樣的矛盾?除非是傅小官回來,重新給武天賜講小、中、大三乘佛法……換句話說,在老衲看來,這並非武天賜之錯,而是傅小官之過!”
“他高估了武天賜的慧根,他忘記了他是佛陀一般的人物,而武天賜……僅僅是個凡人!”
卓一行聽得目瞪口呆,慧覺大師從那幅對聯說起,說到這裡已經表明了他的意思——
教有萬法,傅小官並沒有意識到他捨去了根本,採用了拔苗助長這個最愚蠢的法子來教導他的接班人。
或許他覺得天下人都能站在他的高度去看待世間的問題,他忽略了這天下沒有人能夠真正的和他比肩,尤其是武天賜!
武天賜接受的是文行舟文老夫子的教育,文老夫子的觀點和傅小官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武天賜依舊停留在下乘思考問題,偏偏三位宰輔和朝中的百官跟了傅小官許久,他們已然站在中乘甚至上乘!
“所以,要麼是傅小官回來,重新給武天賜講述三乘佛法,要麼……若真無慧根,莫如……離開佛門。”
卓一行起身,躬身一禮:“謝大師指點迷津!”
慧覺法師也站了起來,雙手合十道了一聲阿彌陀佛:“為眾生之福,望卓施主見性成佛!”
慧覺法師目送著卓一行離開了弘福寺。
他的那雙老眼裡此刻才終於有了一抹光芒——卓一行那佝僂的腰隨著他的前行漸漸直立了起來。
他走得並不快,但每一步都愈發的穩定。
當他走到馬車旁的時候,他的腰已經筆直!
卓一行登上了馬車,馬車裡還有一個人,南宮一羽。
“求神拜佛這種事你也信?”
卓一行臉上露出了一抹微笑:“曾經不信,但今兒個老夫信了。”
“怎麼說?”
“去燕熙文的府邸……為眾生之福,當見性成佛!”
昨兒晚上,卓東來拜訪了計雲歸,計雲歸沒有隱瞞,將天機閣得來的情報向卓東來詳細的訴說了一番。
卓東來回府當然將這些話原封不動的告訴了卓一行,卓一行這才知道武天賜已經站在了懸崖的邊沿。
見燕熙文,那便是準備開朝之後的彈劾!
這是最好的方法,唯有這樣,才能保武天賜一命!
“想明白了?”
“是聽了慧覺大師的一番話,老夫聽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辦了這件事,老夫準備告老,回觀雲城去養老。”
“好,老夫陪你,咱們在觀雲臺再觀雲海而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