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沒有料到的是,傅小官在此刻吼了一嗓子:“肅靜!成何體統!都給朕閉嘴!”
“朕要出海這件事,是朕早已想過的,你們無須爭論。”
“按照航海圖,朕要去的那地方叫下野,距離出海口不遠。朕之所以要去,不是越俎代庖,而是朕要親自去看看那處天然良港究竟適不適合停泊咱們的戰艦。”
“朕要看的是那處港口能夠停泊多少戰艦?船塢要建在何處?以及火器局應該設在哪裡?”
“江城船塢不適合戰艦停泊,它太小了,朕的海軍需要的是上百艘的戰艦,朕的海軍未來要暢行在四大洋上,說來你們也不知道,但以後你們定會知道。”
“所以這件事不是朕要和你們商議,你們做好自己的事,讓朕無後顧之憂,朕就謝天謝地了!”
卓一行三人看著傅小官,嘴巴張了幾次,終究沒有再說一句話。
這位陛下極有主見,他既然不是商議,那多說也就毫無意義——到時候他抽身一溜,誰能知道?
“第三件事,傳朕旨意,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遠洋航運,所得之物按照評估價值,朝廷抽關稅兩成。”
……
……
隨著這大朝會的訊息傳出,首先得到訊息的觀雲城百姓頓時沸騰起來。
“那些該死的貪官該殺!”
“大快人心啊,陛下威武,殺那些貪官的時候可得去瞧瞧。”
“你們就不關心那憲法麼?”
“憲法……這個名字挺奇怪的,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法。”
“聽說憲法是最高法,它頒佈之後,其餘所有律法都需要依據它而修改,這是陛下弄出來的東西,肯定對百姓有利。”
“喂喂喂,陛下允許遠洋呢,上次劉公公帶回來的那些寶物你們可有看見?就算朝廷抽稅兩成這收入也太嚇人了啊!”
“這遠洋可沒那麼容易,造船得多少銀子?招募海員又得多少銀子?這事兒吧……大致只有那些鉅富才有可能參與。”
“我不這麼認為,大家可以集資啊,尋一些人,大家共同出資組建一個海運公司,根據出資的多少按照股份來劃分,所獲得的利益也就按照這股份來分配,不朝樣可行?”
“……”
傅小官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只有當老百姓關心國事並參與到國事之中,這樣的國家才會有強大的活力。
他此刻在御書房裡,對面坐著的是三位宰輔。
卓一行很是嚴肅的說道:“陛下,周同同今日極為反常,另外……周同同的家人,已經去了虞朝!”
傅小官微蹙著眉頭沒有說話,尚書令孟常平開了口:“陛下,吏部郎中左中檀暗中查到五原州知州陳楊極有可能是鉅貪!他的家人也都去了虞朝。”
“陛下,這海,你不可出!”